点击数:502 更新时间:2019-03-01

年末“当归”

        “当归”虽是一味中药,但在许多诗文对联里,又往往取其谐音双关,来表达“思念”之意。
如四川剑阁县姜维庙里有一当副楹联:“雄关高阁壮美观,捧出热血,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三国志·蜀书》载姜维:“胆大如斗”,故上联有“披开大胆”一语;下联是说姜维虽任职蜀国,母亲尚在魏国,老母思儿心切,寄信附上“当归”,暗示儿子早点回归故里。姜维因受诸葛亮重托,胸怀统一中原的大志,故在回信中寄去中药“远志”,并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在远志,不在当归。”母子深情,家国万里,读来感人至深。
        无独有偶。清末湖北有个名医叫何九香,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联一副:“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此外,清朝有个官宦人家,仗着权势,为非作歹,还恬不知耻地在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诗第一 ,书第一,诗书第一;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其自负自傲之情,溢于言表。有个叫宋湘的诗人,看后颇不以为然,遂给这家对面的药铺题了一副对联:“生地上,熟地一,生熟地一;附当归,子当归,附子当归。”表面上是写四味中药,其实借谐音双关,嘲笑暗讽这户人家是“生第一,死第一,生死第一;父当龟,子当龟,父子当龟。”明了人后看后,不禁莞尔!
        巧借“当归”表达思念故里,期盼回归的对联很多。如“半夏当归,生地何如熟地好;忍冬独活,梅花总比菊花香”“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等等,读来无不切情切理,妙趣横生!
        “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年末思乡急,何如归故里?当归,不归,是一种无奈;当归,即归;是种幸福!
        岁末已近,当归!(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