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96 更新时间:2019-04-01

父老乡亲“当家人” 村居发展“领头雁”

——记济北街道北区田王村党支部书记 高培智

        济北街道北区田王村自2017年5月划归到济北街道代管。近两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社会稳定先进单位”和“科学发展先进单位”,党支部书记高培智被评为“区优秀村(居)党支部书记”。
        田王村现有120户、443人,村子并不大。高培智于2014年12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8年2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并不长。短短两年时间,田王村为何连获殊荣?党支部书记高培智又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带着一连串问号,笔者来到田王村采访了高培智。

坚持不懈抓党建 美丽乡村党旗红

        田王村现有党员14人,虽然1人因年近九旬无法到场参加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学习,但高培智每次都坚持送学上门,把上级精神和学习内容念给老党员听,他的想法就是让每一名党员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保证了党员学习参与率百分百。考虑到村里部分党员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每次学习前,高培智都是先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个人心得体会从电脑上进行整理总结后,再打印出来给每名党员发一份。每次上完党课后,要求党员抄写到为党员发的政治学习笔记本上,确保每次学习都学有所获,收到实效。
        今年3月初,为迎接农村党建基础工作自查自纠检查,高培智与另外两名村民一起粉刷墙壁、擦拭桌椅、打扫卫生,济北街道相关领导和党建办同志到村里检查党建阵地整改时,看到高培智满身灰尘、衣服上溅满了白色涂料带领两名村民整治提升党建阵地,大家被他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深深感动。
        每次党课或主题党日活动后,高培智都安排一个民主发言环节,要求每名党员针对村里的各类事情发言,畅谈个人看法。在去年的一次党员会后,几名年龄较大的党员反映,近三十年来,村子东西两侧农田浇地需要从张辛河二次抬水,浇地成本偏高。他们反映1989年之前,只要张辛河放水,水会直接到村里沟渠和池塘,浇地很方便。原因是1989年老国道220线(现239省线)拓宽,把党史预埋在下面的管涵堵塞,加之管涵跨度大、直径小、时间一长,导致黄河始终无法来到村里。
        第二天,他组织全体党员来到杂草丛生的管涵位置召开现场会,全体党员一致同意清理管涵,开挖新沟。他亲自带领村民加班加点,用篮子提、水枪冲,用了两天时间,最终把管涵挖通,使黄河水顺利贯通而过。春节过后,他又组织村民对村东沟渠进行了深挖。当黄河水通过管涵和新挖的沟渠来到村民的地头时,有的群众高兴地把照片发到村里的微信群里,纷纷为他点赞。仅此一项,在今年春天的春灌中,可为每亩地节省灌溉费用20多元,全村648.81亩地,可为全村群众节约1.4万元左右。

全心全意抓管理 一片公心获赞誉

        说到村内管理,高培智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说:“村内管理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抓好环境卫生,二是调解好村民关系,三是为12个贫困户做好服务。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这些工作往往交叉进行,头绪比较多。”
        自2017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村内环境卫生管理日益正规。当初,大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较慢,认为村里管的事太多,甚至有人和村干部闹红了脸。高培智一方面耐心地为群众解释政策、摆清事实、讲明道理,逐步扭转村民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村里广播喇叭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久而久之,村民思想观念逐渐扭转,都能做到主动投放垃圾,自觉清扫院外卫生,为村里的两名环卫工人减轻了工作负担。针对村里蔬菜集中种植区黄瓜秧处理问题,他采取了定期集中收集进行深挖填埋的方式,得到了彻底解决。
        自高培智上任以来,村里一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打架斗殴和刑事案件,也未出现过因矛盾激化导致的上访事件。这源于高培智一次次春风化雨般地矛盾调解,源于村“两委”日常工作的扎实有效。高培智总结说,每到秋后种麦子的时候村民之间会出现一些矛盾点,主要是两户相邻的村民因田埂位置不正所致。每到这时候,他都会拿着一把尺子,来到田间地头,根据他们的人口数量进行实测,最终让双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高培智一直教育村民,多看别人的长处,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短处,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他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村里氛围和谐,家庭团结和睦,村民安居乐业。
        田王村共有贫困户12户、14人,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单身、独居老人。贫困户王召辉,一直单身,自己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渐成危房。2017年,村里为他申请了贫困户住房补贴政策,由街道每年出资2000元,为他在村里租了一处安全的房子居住。在春节前夕的一次党员会上,有党员提出,春节期间村里自来水水压小,贫困户面临吃水困难。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村里为12个贫困户每户发放一张价值100元的纯净水站取水卡。他还组织全体党员为每个贫困户家中打扫卫生,让12户贫困户度过一个干净、整洁、祥和的新春佳节。
        群众无小事,事事需关心。去年6月下旬我区普降暴雨,由于担心村民农田排水不畅造成内涝,早上天还不亮他就开车从济阳城区赶往村里的田间地头筹划排涝方案,带领村民挖沟放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集体经济谋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田王村地处239省线与国道220线交汇处西北方向1公里处,距离东吕高速济阳东入口和曲堤黄瓜市场均为5公里左右,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长期以来,村里形成了以蔬菜大棚和大蒜种植两大主打产业。现有蔬菜大棚25个,主要种植黄瓜、豆角和生菜,虽说村民们蔬菜大棚种植十分辛苦,但每个大棚年均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村里大蒜种植面积200亩左右,因受去年大蒜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今年减少为150亩左右。赶上大蒜价格高的年份,每亩大蒜也可实现达到0.5-1万元的纯收入。此外,还有10余户擅长电气焊工作的村民集体出国劳务,每户每年也会有10余万元的收入。
        虽然大部分村民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日子过得比较殷实,但在高培智来看,只有全村每一家每一户都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心里才踏实,唯一的途径就是把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个“蛋糕”做得足够大,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全体群众的生活水平。因历史原因,田王村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220国道两侧的一处40余亩集体土地绿化带,每年收益6万余元。为使村集体收入最大化惠及村里群众,2017年春节,村集体为每人发100元过节福利。自2018年以来,全体村民的自来水费、路灯费和耕地水费都由村集体承担。
        在进入村“两委”之前,高培智一直经营一家玻璃深加工企业,他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日子过得也很红火。2017年因环保工作需要,他主动删减了部分生产环节,虽说经济收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始终认为村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只有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群众才能更加信服。
        2019年,高培智和村“两委”计划把另外53亩村集体承包给个人种植农田的土地收回,全部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对外出租种植绿化带苗木,按照每亩地每年1500斤小麦的市场价格计算,两块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左右。
        “等到来年村集体收入高了,我们村‘两委’再好好地研究一下村里硬件基础设施的提升,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的发展红利,让全村老百姓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采访最后,高培智对笔者这样说。
        我相信,这不仅是他的心愿,也是田王村全体父老乡亲的心愿!我坚信,在高培智的带领下,田王村的群众一定会越来越幸福,他们的日子一定越来越好!(武庆富 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