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35 更新时间:2019-04-09

古来“济阳”知多少

 

        按语:济阳因位于济水之北故命名,历史上先后以济阳命名的地方达十余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寻根问祖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蔡姓、丁姓、查姓等姓氏后人纷纷到现在的济阳(建于金天会1129年)来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济阳进行解读,以期读者能从多个方面认识在历史中沉浮摇曳的济阳。作为“四渎”之一的济水是认知济阳的第一步,济阳因济水命名,因济水的变迁而变迁。大多济阳县和济阳郡与济水相关,也有例外,所以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命名现象——侨置。堂号是一个家族或支派的代称,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以其迁出所在地济阳郡为其堂号的济阳堂成为丁、卞、江、柯、却、陶、庾、蔡等姓氏后人到济阳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
        历史上各州、郡、县的地名,有因山命名者,有因地形、地貌或史事得名者,有因水著地者。其中,济源、济宁、济南、济阳就是“因水为名”的典范。这些城市其实都是曾经济水沿岸的重要城市,济源的本意就是济水源头的意思,济宁是巨野泽湖边重要的城市,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有的学者认为“济南的泉水就是济水的地下水,是济水三次隐身地下的一段而已”,济阳是济水注入大海前的重要城市。
        早在西汉初年,谷梁赤就在《谷梁传》中总结出“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名命名原则。济阳因位于济水之北故命名为“济阳”。历史上有不少地方以济阳为地名,笔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以济阳为地名的地方进行了粗略考证,自古以来以“济阳”命名的地方不少,但是建制时间比较长的济阳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今菏泽市东明县南部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在战国时期就出现的“济阳”和金天会年间(1129年)建置的“济阳县”,都历时800余年。

济水

        谈济阳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济水,因为济水是济阳命名的前提和依据。
        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就是济水。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其源头以地下水形式出现,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龙两条河流,再向东,不出济源市就交汇成一条河流,叫水,到温县西北开始叫济水。然后潜入黄河地下,到了荥阳,再次浮出地面,经过原阳时,第三次潜入地下,到山东定陶再次浮现出来,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然后经过大清河也就是济水的下游而流入渤海,谓之“三隐三现”。先秦时期,济水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两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入渤海”(《菏泽县志》)。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作为穿越黄河的济水,自然就成为黄河经常夺道的最好河床,在黄河的多次改道中,黄河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沿途最大的湖泊巨野泽逐渐被黄沙淤积,现已经见不到巨野泽的痕迹了,巨野泽岸边曾经的城市济宁早已成为内陆城市,看不出与济水、黄河的关联了。黄河下游地段以及大清河(原址为东平湖到黄河入海口一段)、小清河(东阿镇西东平湖入黄河的一小段河叫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

带“济阳”的几个郡县

        济阳县 
        战国魏邑。《竹书记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前341年),城济阳。”(梁惠成王三十年修筑了济阳城,汉中六年景帝封梁孝王子刘明为济川王时就是封在济阳县)《史记 苏秦传》: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曰:“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秦国掘开白马渡口的黄河堤岸,魏国将失去外黄和济阳这两个县)秦国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秦集史·郡县志》载:“砀郡,统十九县,内有济阳。”治所在“曹州冤句县西南三十五里”,故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 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兖州刺史部,陈留郡,统十七县,内有济阳。” 东汉,《后汉书·郡国志》载:“兖州刺史部,陈留郡,十七城,内有济阳。” 三国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兖州,陈留郡,领县十四,内有济阳。期间,废东昏县,其地入济阳、外黄。” 晋代,《晋书·地理志》载:“兖州,陈留国,统县十,内有济阳。”南北朝北魏,《魏书·地形志》载:“梁州,阳夏郡,统县五,内有济阳。” 唐代,《旧唐书·地理志》“济阴郡冤句县”条目载:“武德四年(621年) ,分冤句县西界置济阳县,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并入冤句。”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侨置(所谓“侨置”,是将异地之名借来作为本地地名。侨置地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某一部分郡、县的地域划入与它邻近的一个或多个郡、县,原郡、县不复存在,地名就被另一个地区拿来作为自己的地名,志书上称为侨置;二是由于民族或政治集团之间发生战争,强者吞并弱者的地域,被吞并地区中的名门望族为了保持其原有名望而移徙到另一地域,不愿忘却原来的地望,又要享受原来的特权利益,因此将所居新域仍用故地之名,这也称作侨置。临邑县的侨置属第一类情况。西晋末年江苏省的南兰陵郡和南东莞郡属第二类情况。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先后爆发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地方割据势力连年混战,争斗不休,使得民不聊生,许多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此时的南方却相对安定,西晋驻守南方的宗室建立了东晋王朝,暂保一时平安。北方人民和世家大族,为避战乱大批渡江南迁。为安置流亡江南的士族,并维护他们的特权,东晋及以后的宋齐梁陈各朝先后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的地名设置了一批州、郡和县,后世称为侨州、侨郡、侨县。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集中在永嘉年间(316年前后),史称“永嘉南渡”。当时今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的人,相继渡过淮河、长江向南迁徙。南迁人口达九十万之多,约为当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南迁集中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及江西、湖南诸地,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唐朝国土辽阔,边疆郡县常遭攻袭,也曾为沦陷地区百姓设立侨置郡县。宋元之际,国土割裂,多方对峙,侨置制度也有出现。《晋书·地理志上》:“ 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於徐 ,非本所也。”《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司 、冀 、凉 、青 、并 、兖 、豫 、幽 、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清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序》:“夫晋世版舆,上承三国之瓜分,下值南朝之侨置。” 东晋、南朝所设的侨置郡县在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济阳县,属马头郡。故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内。南齐废(一说是北齐时撤销)。
南北朝时期,北朝曾置两个济阳县,一在今安徽境内,一在今河南潢川县境内,置县时间、撤销时间等具体情况不详。
隋置济阳县,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元年(627年)废。
        唐朝景龙元年 (707年),在高苑县地于梁邹废城(今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置济阳县,隶属淄州。唐朝元和十五年(820年) 并入高苑县,遂废。宋移邹平县至此。即今山东邹平县治。
        金天会七年(1129年)析临邑、章丘二县地置济阳县,属济南府。治所即今山东济阳县。《郡县释名》山东卷上:济阳县“以在济水北,故名”。又清乾隆《济阳县志》:“邑在大清河之北,本济渎也。自清河合济入,通得济之名。济水绕其南,故曰济阳。”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7年直属山东省。1940年属鲁北第二专区,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7月属泺北专区,1950年5月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并入临邑县,属聊城专区。1961年10月复置,属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89年12月,划归济南市,为市管县。2018年10月,济阳撤县划区。自此,延续889年的济阳县不复存在。
        济阳郡
        古称济阳郡的地方有三个:东晋时期(317—420年)改济阳国(济阳国,西汉时期,汉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汉元帝刘奭封皇子刘康为济阳王,置济阳国,济阳国的国都在陈留县(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镇)。建昭五年(前34年),济阳王刘康徙封(改封)为山阳王(山阳在今河南焦作山阳区东),而济阳国则改为陈留郡)置,治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兰考县东部及山东省东明县南境。北魏废。
        晋明帝司马绍时期(322—325年)侨置,治毗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境内。南朝齐改南济阳郡。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废。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济北郡置,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阴、阳谷、东阿、肥城、长清及茌平南部等地。天宝十三载(754年)省。

济阳堂

        “济阳堂”是一个堂号。堂号是宗法社会中氏族文化的一致反映,是一个家族或支派的代称。宋代,堂号已较普遍,明清两代,堂号达到鼎盛时期。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有的以家族特色人物命名,如曹氏的“三桂堂”(源于曹操三个儿子即曹丕、曹植、曹冲,人称“三桂”),有的以祖先的生平或传说等命名,如陶氏的“五柳堂”(以陶渊明的号五柳先生命名);有的以良好祝愿为堂号,如“安乐堂”“安庆堂”;有的以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为堂号,如孟姓的“三迁堂”(源于“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的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堂号由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有的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如“香山堂”(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等等,不一而足。
        最为普遍的堂号是以郡望命名的堂号,有“堂号”即是“郡号”之说。郡在秦汉时期是行政区域建置,郡望是各个氏族根源的标志,是各姓氏祖先的发祥地。据不完全统计,百家姓前15位姓氏中大多以郡望命名堂号,如李氏的“陇西堂”就是以陇西郡命名的,王氏的“太原堂”以太原郡的名字命名,陈氏的颍川以颍川郡命名。“济阳堂”是以济阳郡(与上文第一个济阳郡区位一致)命名的堂号,丁、卞、江、柯、却、陶、庾、蔡等姓氏以其迁所地济阳郡为其堂号,因此叫济阳堂。济阳堂是通用的总堂号,其使用范围最广,名气最大,其余的堂号都是分支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