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40 更新时间:2019-04-10

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访朝争取理解

        朝鲜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晚年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有过5次交往。在这些交往过程中,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质疑转为逐渐接受,并开始在朝鲜实施经济改革的积极尝试。

1978年
邓小平到朝鲜学习经验

        20世纪70年代,朝鲜依靠苏联、中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末,朝鲜建立了比较发达的石化产业,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农业机械化,粮食自给自足,推行免费教育、医疗,处于“吃米饭、喝肉汤”的黄金年代。
        此时,中国刚结束“文革”,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1978年9月9日,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朝鲜国庆庆典,一方面为了拉住朝鲜,不让其全面倒向苏联;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实地参观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并寻求其对中国即将实施的改革开放的理解和支持。金日成对中美和中日关系日益升温有些敏感,但最终对此表示理解。对中国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他表示赞同和支持。

1982年
打消金日成对中国的疑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走得越来越近,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越南却关系紧张、对立严重。金日成心中充满疑虑:“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会不会倒向美国?还是可以信赖的盟友吗?”
        为了解开金日成的心结,同时向金日成介绍新任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邓小平和胡耀邦于1982年4月27日至30日共同访问了朝鲜。邓小平指出,中国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是重要原因,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中国是不会让步的;中苏关系总有一天会改善的。中国在美苏之间不存在选边站的问题,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胡耀邦向金日成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会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引入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深入会谈,双方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基本消除了金日成关于“中国会全面倒向美国”的疑虑。

1982年
金日成决心尝试经济改革

        朝鲜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济发展要好于韩国,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从70年代末开始,韩国经济发展增速,到了1980年人均GDP为朝鲜的两倍。面对韩国的挑战,金日成认识到必须进行经济改革,并认为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中国是最好的榜样。
        1982年9月,金日成访问中国。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到四川进行了访问参观。邓小平谈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观点,金日成十分赞成。通过这次访问,金日成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具体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开始反思朝鲜全盘苏化的工农业经济体制,并在不久后进行了经济改革的初步尝试。1984年9月,朝鲜颁布了《合资企业法》,以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1985年3月,又颁布《合资企业税法》和《外国人所得税法》,邀请外国企业来朝鲜投资合作。朝鲜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序曲。
        但这时朝鲜的开放仅局限于具体的法规政策,没有触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对意识形态过于敏感,其开放对象只局限于苏联和东欧国家。这些举措支撑了朝鲜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为以后苏联东欧剧变导致其经济大衰退留下隐患。

1987年
邓小平拒绝抵制汉城奥运会

        新中国建立后,与韩国一直处于冷战状态。1983年5月,发生卓长仁劫持中国民航客机事件,韩国向中国释放了善意,很快把劫持降落在其境内的中国客机和旅客送还中国。中国政府为了投桃报李,在1983年8月申办1990年第11届亚运会时保证,将为包括韩国运动员在内的所有亚奥理事会成员国派发签证。此后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邓小平认为,与韩国改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改革开放。二是孤立打击台湾。韩国是亚洲唯一一个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跟韩国关系改善并建交,对台湾是一个孤立和打击。中韩要改善关系,中方需要让朝鲜接受这个现实。1987年5月22日,金日成访问中国。当时,韩国准备举办1988年奥运会(即汉城奥运会),朝鲜担心韩国借机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地位,希望中国带头以促使一些国家抵制这一届奥运会。邓小平表示,中国没有理由不参加汉城奥运会。谈到中韩关系的改善,邓小平特别谈到,处理国际问题需要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观察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国家的党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处理问题,强求一致是不可能的。
        1991年5月,邓小平借李鹏访朝之机向金日成提出了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的问题。金日成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1991年9月,朝鲜和韩国同时加人联合国,为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铺平了道路。

1991年
朝鲜照搬中国深圳特区做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朝鲜失去外来援助,也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1991年10月,为了学习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同时在政治上向中国靠拢,金日成最后一次正式访华。邓小平年事已高,已不再会见外国客人,但破例会见了金日成。邓小平深刻分析了复杂的国际形势,并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要有两手,一手搞改革开放,一手搞“四个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手中核心的是发展生产。
        这次访问,金日成看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学习中国的决心,回国后便向全党提出“贸易第一主义、轻工业第一主义、农业第一主义”的纲领,于1991年12月宣布建立罗津先锋经济自由贸易区,简称罗先特区,基本照搬了中国深圳特区设立时的政策和做法。1993年10月,朝鲜通过了《外国人投资法》等10多个法规,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朝鲜建立合作企业、合营企业。就在朝鲜的改革起步之际,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与世长辞。
        此后几年,朝鲜安全局面空前恶化,继任的金正日选择推行“先军政治”,并努力开发和研究核武器,朝鲜刚刚开始的经济改革半途而废。(摘自《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