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31 更新时间:2020-01-22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害功臣?

        南京作为明朝开国时期的首都,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正因为此,在后来的小说、笔记中,添加了不少文人的歪曲杜撰,比如流传甚广的“火烧庆功楼”。火烧庆功楼究竟是真是假,朱元璋与开国功臣们的恩怨又如何?

忠勤楼爆炸事件

        “火烧庆功楼”的情节,来源于小说《英烈传》:朱元璋晚年害怕开国功臣悍将们夺了自己的江山,因此密谋要杀掉所有功臣。为了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他设下圈套,假借为功臣庆功,建设了庆功楼,想在宴请群臣的时候,一把火将他们全部烧死。
        青年学者、中国明史学会分会会员郑云鹏说,《英烈传》中掺入了大量的民间故事,不能当正史看待。据他所知,南京并没有一座“庆功楼” ,倒是在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笔下,曾有一座“忠勤楼”失火。
        宋濂写到:1362年,朱元璋攻打南昌时,御史大夫邓愈推荐了术士张中。1363 年六月,张中预言衙署内将有事。果然,忠勤楼所藏火药遇火星爆炸,声如炸雷,衙署也遭殃。
        忠勤楼是朱元璋和部下讨论军事战略的地方,也会储备部分军事物资。当朱元璋后来被舆论刻画为一个残暴的君主后,这次意外失火也被大做文章,成为“火烧庆功楼”的蓝本。
        《英烈传》中还有个情节,说“火烧庆功楼”计划被刘伯温看破,因此其早早辞官归隐,临走前告诉徐达,在庆功楼赴宴,不要离开朱元璋半步。故此,当朱元璋借机离开宴席,徐达立刻跟随,最后只有徐达幸免于难。其实,1363年,明朝尚未建立,刘伯温离退隐还早,“火烧庆功楼”完全是子虚乌有。

蒸鹅杀徐达?

        关于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除了“火烧功臣楼"之外,民间还盛传蒸鹅杀徐达等虚构故事。
        其实,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了7个公爵,其中只有2人卷入谋反大案被杀:卷入胡惟庸案的李善长和卷入蓝玉案的冯胜。而其他5个公爵,徐达、汤和、李文忠、常茂和邓愈都是善终。此外,朱元璋还封了27个侯爵,有至少一半的人是善终。
        后人野史有称是徐达得了背疮,朱元璋命人赐给了他发物蒸鹅食用,徐达明白了皇帝用意,含泪吃下,结果疮发而亡。而现代医学证明,得了背疮的人,就是一日三餐吃蒸鹅也吃不死。
        1384年十二月间,朱元璋的确知道,身在北平的徐达生了背疮,他派徐达长子徐辉祖去北平慰问,还派人寻找名医为徐达医治。之后,徐达回到南京养病。第二年二月,他突然病情加重,不久就病逝了。朱元璋悲痛不已,为之辍朝,追封其为中山王,给予配享太庙和在功臣庙肖像位列第一的待遇。
        于公于私,朱元璋都没有杀徐达的理由。当时,北元国主脱古思帖木儿和东北的纳哈出坐拥重兵,伺机反扑。徐达正坐镇北平前线,此刻杀他,岂不是自毁长城?再者,徐达为人极其谨慎,没有任何不良记录,朱元璋没有动因杀他。
        当然,在开国之际,朱元璋的确杀了不少功勋大臣。在“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一众大案中,动辄万人被牵连,其中的确有人被冤杀。

颁发铁券劝诫开国功臣

        朱元璋对开国功臣,最初是有保全之意的。1364 年,朱元璋听说有功臣家僮仗势欺人,他忙把徐达、常遇春等喊来,告诫他们:“手下的家童很多是小人,他们违法乱纪,欺压良善,你们应该尽快赶走他们,省得日后被他们所连累。”
        朱元璋还通过颁发铁券的方法来劝诫功臣们安分守法。这种铁券,正面刻上功臣历次立功受到赏赐的记录,中间刻上功臣们违法犯事,皇帝予以宽免和减少俸禄的数目,以此来警戒功臣们。例如对汤和当年在常州的一些过错,朱元璋仍然牢记于心,镌刻在了颁给他的铁券之上。开国功臣薛显屡次作恶,朱元璋当面数落他的罪过,夺取他的爵位,将他贬谪海南。
        但铁券效果并不明显。1372年,朱元璋又用制造“铁榜”的办法,来明确申诫公侯,哪些行为是明王朝所坚决不允许去做的。三年后,朱元璋又命人编纂了御制《资世通训》,对功臣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做到忠君爱国。
        然而大部分淮西功臣都是大老粗,依仗自己的功劳,对朱元璋的警告置若罔闻,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朱元璋曾经鼓励准西功臣们告老还乡,归还兵权,远离政治,他给每个公侯赏赐了一万锭银两。
        但是功臣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兵权,依仗权势胡作非为:汤和嗜好饮酒,妄自杀人;赵庸私自霸占奴婢;廖永忠曾经唆使手下的儒生窥探朱元璋的意旨,以便邀功请赏……这些勋贵功臣的家人和佃户也依仗主人权势,狐假虎威,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后来,很多功臣涉入了胡惟庸和蓝玉案。 这些臣子之死,多少和“功高震主”有些关联,但朱元璋举起屠刀,保了大明王朝的稳固,也还了百姓一片净土。(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