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3 更新时间:2024-04-24

济阳民间的戏曲

◎孙厚德

        济阳民间的戏曲传统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戏曲种类较多,现将流传比较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表现形式汇集介绍如下:
 

一、东路梆子

        东路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有大一板(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导板)、小导板、一句一打、 三泣板、哭腔等。其基本唱腔为慢一板,老人们又称为“本地乱弹”。但系用弦索伴唱的板腔形式与和横笛伴唱的扬州乱弹的风格迥然不同,就是一种土梆子形式,为了有别于“雅部”的昆腔,所以参照了清朝初期对一般戏曲的泛称——乱弹,而自称为“本地乱弹”。
        东路梆子的唱法,以本嗓为主,腔调高亢激昂,抑扬动听,乐器以大胡琴、月琴为主,大胡琴与山东梆子、平调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枣梆子的锯琴等基本相似,杆粗短,椿木为简,六楞、用梧桐板覆蒙,6-3定弦,里外弦全用老弦。
        东路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牌子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水龙吟、点绛唇、大泣颜回、悲泣颜回,起管、唢呐皮、滴溜子、慢中紧、紧中慢、到春来、寄生草、一枝花、粉蝶子、五马江儿水等。弦乐曲牌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八板、海青歌、花梆子、哭皇天、万年欢、工尺上,柳摇金、八岔、傍妆台、回回曲等。
        东路梆子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管弦乐)主要有大胡琴(主弦)、月琴、小三弦、二胡、笙、低音胡、闷子等。武场(打击乐)主要有腔板(板鼓)、堂鼓、板、梆子、大锣、筛、铙、钹、小钹、小锣、铃、木鱼等。
        东路梆子的生、旦、净、丑在演唱时,除板式相同外,在行腔、用气等方面,各行都有各行的唱法,但均为先吐词后甩腔、吐词用真嗓,甩腔用假嗓,也可说“吼”用假嗓。
        东路梆子的传统剧目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有《破洪州》、《打渔杀家》、《打侄上坟》、《坐楼杀惜》、《庆顶珠》、《火焰洞》、《翠花宫》、《锁麟囊》、《刘金定》等。
        东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崔寨街道路家寨村和回河街道北张村等地。
 

二、迷戏

        迷戏又称“驴戏”,迷戏的产生,是群众艺术活动与琴书说唱的有机结合,也是由琴书向吕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所以说琴书是迷戏的前身,而迷戏又是吕剧的前身,它兴于清朝,是民间艺人走乡串户时所唱的小戏,因民众特别喜欢,故称“迷戏”。迷戏的前身是山东琴书。山东琴书最初叫扬琴,也有叫打扬琴的、唱小曲的。根据《黄河志》记载,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叫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迫使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为谋生,有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要边唱。在长期的流浪生涯中,他们还不断吸取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此小曲于是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后又逐渐向鲁北、向鲁东延续扩展,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东路、北路、南路琴书三大流派,吕剧的基本板式“四平调”逐渐演化形成,四平调则是迷戏的另一称谓。1947年,商河县杨官坞的民间艺人董志贤和瑞美林,在流浪中经过太平街道南路家桥村及新市镇贾寨村,将迷戏传给了当地的百姓,随后又在垛石街道和新市镇区域广为流传。
        迷戏伴奏的乐器是坠琴、板弧、鼓板、剑板、锣、钹、镲、铉子、梆子等。
        迷戏的剧目有近百种,花旦、丫鬟、老旦、老生、三花脸、青衣等人物齐全,扮相逼真,惟妙惟俏,戏的内容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儿媳、公婆等男女爱情、家庭伦理,而且情节逼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现以《刘公案》为例介绍各类人物的着装:老生(刘统勋)私访服:身穿黄老斗、鸭子衣、白满、内藏皇家玉印。胡生(王炳成):头戴聂头巾,身穿青袕子,腰中扎丝绦,脚穿靴子,留有黑三柳。小生:头戴小生巾,身穿花袕子,腰中扎丝绦,足穿快靴。花旦:头戴网子,大头,转围子,大凤、偏凤、浪子、水鬓、磐鬓、熟贤帘子、身穿花对披、毡裙,脚穿彩鞋。丫鬟:头戴大发,大凤、偏凤,身穿对襟褂、彩裤、彩鞋。彩旦:短褂、彩裤、梳大头。文丑:短褂,白腰包,红彩裤,快靴,白花脸。
迷戏的剧目传统小戏计有80余种:《王小赶脚》、《三打四动》、《三卷帘》、《王天保下苏州》、《三开棺》、《三代牡丹》、《三度林英》、《小借年》、《小姑贤》、《小放牛》、《小秃闹房》、《小烧窑》、《王定保借当》、《白云楼》、《李翠莲》、《蜜蜂记》、《空棺记》、《三文记》、《风筝记》、《双钗》、《梁祝》、《老少换妻》、《兰桥会》、《双生赶船》、《双锁柜》、《打粥缸》、《反拐骗》、《爱女嫌媳》、《独占花魁》、《唐公怕妻》、《李环玉借妻》、《朱卖臣休妻》、《贪官拜寿》、《休丁香》、《大借粮》、《六月雪》、《金钱莲花》、《九巧女》、《杨金花》、《父女斗》、《龙凤缘》。
迷戏的古装戏剧目有:《逼婚记》、《半夜夫妻》、《五姑娘》、《皇后泪》、《桃李梅》、《半把剪刀》、《合凤裙》、《拉郎配》、《三拉房》、《陈三两》、《双生赶船》、《父子恨》、《换魂记》、《断魂记》、《绣花女传奇》、《狸猫换太子》等。
迷戏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剧本选材多取自民间家庭伦理故事,唱词道白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音乐系“板腔体”,主要板式为“四平”“二板”两大类。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灵活俏皮,清新明快。迷戏的表演注重程式,又不为程式所困,唱词可根据现实信手拈来,讲究质仆、自然、给人以朴实无华、生动亲切、趣味盎然的艺术感受。
 

三、四音戏

         四音戏又称四弦戏、四根弦,是一种由民间流传的小曲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
         四音戏发源与流传主要在孙耿街道东郎村,村民张化成、张福更、李光福、张福甲,他四人分别饰演老生、小生、青衣、丑角,深受村民的欢迎,他们的演出范围很广,东至章丘、西至禹城、北至临邑等地。
 

四、四平调

        四平调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剧目的腔调发展而成。从而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该剧种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民间剧种。该剧种主要发源和流传于太平街道西梁村一带。
 

五、五音戏

        五音戏原名叫“肘鼓子”“周姑子”“秧歌腔”和“五人班”。清朝康熙年间发源于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由于所流传地区的方言、风俗等差别,大致化为分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落,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剧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反高,称为“云遮月”,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剧目有《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等。
        该剧种主要发源和流行于太平街道秦家坟村和崔寨街道史家村。
 

六、笛梆子戏

        笛梆子即是河北梆子,因其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笛梆子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级板等。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他乐器有笙、唢呐、三弦等。笛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由于演员唱腔做功俱佳,深受观众欢迎。笛梆子以传统剧目为主,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等。笛梆子戏主要发源和流行于崔寨街道徐家村。
 

七、一勾勾戏

         一勾勾戏是古装戏,在清朝末年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勾勾戏与京剧有相似之处,但它有着自己的独特曲调,乐器和表演形式,一勾勾所用的主要乐器为皮鼓、减板、小战鼓、四根弦等,一勾勾曲调自然朴实,唱腔声情并茂,婉转连绵,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美誉。
         一勾勾戏主要发源和流行于孙耿街道时家村,还流传于临沂、德州的禹城市、齐河县、济南市的平阴县等地。
 

八、秧歌腔戏

        秧歌腔戏俗称“九音十八调、七十二哼哼”,其唱腔有别于其他戏种。唱腔洪亮纯朴,优美动听,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表现当地群众庆丰收的喜悦心情以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表演时,男子身着鲜艳的服装、服装颜色喜用原色,对比强烈,女子身着彩服,手持花扇、花伞等道具,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衣飘舞、随唱随动,所唱的剧目有《杨排凤打马》《井台会》《王定保借当》等。
        秧歌腔戏主要发源于太平街道东北部和垛石街道西南部,以太平街道的秦三村和垛石街道的高屯村最出名。
 

九、秧歌小曲戏

        秧歌小曲戏在表演时有一定程式,在一个广场上,有鼓乐伴奏,花伞领头(青壮年扮演),后边分四到六路纵队,前面是“花”扮演者(青年女性),穿戴华丽,手持彩绸,扭着秧歌的舞步,后边是武士(男青年扮演),装束紧凑,手持棒槌,有的拿小鼓按节奏敲打并作出走、转、腾跳的动作,展现干练勇武的精神风貌,年龄较大的扮演各类丑角或男扮女装,围着秧歌队在四周扭动扮搞笑相,有时穿插队中,逗得人们前仰后合,一套程序动作表演约一个小时左右后,再唱小曲戏,在二胡、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的伴奏下,唱起当地传统小戏曲《懒老婆送闺女》《小两口调情卖俏》,还有讽刺婆媳不合的,也有正规的吕剧小段,唱腔表演惟妙惟俏,博得人们的阵阵掌声。该秧歌小曲戏主要发源和流行于济北街道北区王黄村。                   作者系区退休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