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3 更新时间:2024-05-22

新中国成立后的修堤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人民治黄河事业的新纪元。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从此,黄河事业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地位,列入沿黄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堤防建设步入正规科学的新轨道。建国 70多年来,济阳黄河段60.71公里的大堤,科学管理与时俱进,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在常规建设保护管理的基础上,国家投资进行过四次大规模复堤培修工程。
        四次工程,每次任务不同,要求有别,施工技术手段和管理体制也不断进步。前三次以人工为主,70年代以后,筑堤才开始以履带式拖拉机碾压取代了石夯施工。第四次复堤工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施工,取土压实全部由机械施工,并首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了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的运作模式。
        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大复堤工程,是鉴于遭受1949年大洪水后的河防形势,按照山东省河务局的要求实施的,济阳河段当年投资11.84万元,出动劳力5800 人,投入工日38.83万个,完成土方30.83万立方米。1951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复堤确定了新的标准。对照黄委的标准,济阳河段当年投资24.37万元,出动劳力7000人,投入工日51.55万个,完成土方53.53万立方米,主要用于河提帮宽工程。此后5年,济阳河段均按照黄委要求,年年组织复堤施工。建国后第一次复堤工程历时6年,济阳河段累计投资106.65万元, 出动劳力29800人,投入工日167.08万个,动用土方221.22万立方米。 
        1958年,黄河遭遇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洪水。根据新的河防形势,国家部署了从1962年到1965年,黄河第二次大复堤工程。济阳黄河堤防建设,按照黄委会的要求,“以防御花园口洪水流量22000立方米/秒”为目标,大堤加培洛口至垦利河段两岸,按防御高出洛口洪水流量10000立方米/秒,堤顶高度高出相应水位 2.1米的标准实施土方工程。这次复堤累计投资317.73万元,出动劳动力63200 人,投入工日221.33万个,动用土方346.95万立方米。在第二次复堤施工过程中,还妥善解决了堤上居民搬迁的遗留问题。
        1974年,根据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排洪能力迅速降低,河势摆动加剧,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形势,国务院批转黄河治理领导小组《关于黄河下游治理的工作意见》,做出黄河防洪工程标准的规定。依照规定要求,济阳河段堤防一般要加高2.5米左右,与此相应,还需要加宽培厚和杂项土方等配套工程。1975—1983 年实施第三次堤防建设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75—1978年,完成了河堤帮临加高50.17公里,帮背加高9.94公里。第二阶段,1979—1983年,共投资 393.80万元,出动劳力2.53万人,投入工日134.95万个,完成土方231.48万方米。施工任务是:朝阳至葛店险工下首堤段、长度8168米,张辛险工上首至下界堤段,长度16723米,两段共24.88公里河堤的继续加高;县城南关堤段的移顶,上起西关道口,下止东关路口,长度2350米。经过两个阶段的有序施工,全面完成了境内河堤的加高培厚任务,达到了1983年设防水位超高2.1米标准的要求。
        1998—2000 年,实施第四次大复堤工程。按照堤顶加宽到一般堤段7米、险工堤段9米,临、背河边坡比均为1∶3,使该段堤顶高程和堤顶宽度均达到2000年设计防洪标准—11000立方米/秒的目标,累计投资17714.50万元,动用土方 524.66万立方米。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十几年,济阳黄河段的堤防建设,在沿用传统加高培厚筑堤方式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创新,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实施了一些加强堤防建设的新工程,如 : 机械放淤固堤、堤顶道路硬化、专项养护整修、示范样板工程等。
        ——机械放淤固堤工程。通过淤区基础清理→铺设排泥管道→淤区吹填→淤区围堤、格堤施工→淤区排水→包边盖顶等六大步骤,实现以淤固堤的目的。
        ——堤顶道路硬化工程。为三级公路设计标准,长度为24000米,路面宽为6米,基层为石灰土,面层为沥青混凝土。
        ——专项养护整修。建起1.35公里的挡土墙,安设隔离网,平顺堤坡,更新了草皮。整修后的围城背河坡,堤肩饱满、堤坡顺直、弯道流畅、线直弧圆、绿化规整,实现了与城区四关民房的彻底隔离,美化了县城段的堤防。
        ——示范样板工程。该项工程共投资207.99万元,完成土方5.43万立方米,整平堤坡183.84万平方米,草皮补植7.2万平方米,埋设边界桩及路口警示桩877根。样板示范工程的建设,对带动整个堤防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来源: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济水之阳·黄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