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7 更新时间:2024-05-22

暗夜惊昙

——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大隋王朝

◎杜吉民

        李穆以族长的身份要求家族支持杨坚,使得有不同意见的子侄不得不从。他的侄子李崇本来打算响应尉迟迥的,后来李穆表明态度后,他叹息道:
        “合家富贵者数十人,只此国家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有何面目处在天地之间啊。”
        但最后他在李穆的严厉督责下,最终还是服从了家族的意志,参加了平定尉迟迥的战争并立下奇功。
        李穆给予杨坚的支持,远不止是庞大的家族力量,最重要的是他给天下人树立了巨大的榜样,直接影响到官僚贵族的人心向背,极大瓦解了尉迟迥的力量。所以,当杨坚获悉李穆的态度后,异常高兴,直呼李穆的支持不亚于十万雄兵。他立即派李浑马不停蹄地前往韦孝宽处,告诉他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以坚定其信心。
        于谨远祖为北魏的开国元勋,是北朝胡人世族。到北魏末年,于谨辅佐宇文泰奠基关中,为八柱国之一,后来又支持宇文护建立北周,可谓北周第一大功臣,其子孙任职内外,部属遍于天下。可是,正因为如此,受到当政者的暗中猜忌,次子于翼为宇文护所排挤,三子于义因直言上谏差一点被宣帝问罪杀害。杨坚上台,自然尽力拉拢于氏,给其长子于寔进位上柱国,任命为四辅官之一的大左辅。当时,非周室亲王而任三公四辅的,仅于寔和李穆而已。
        对于杨坚的好意,于氏家族投桃报李。于翼为都督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总管,雄踞河北,尉迟迥遣使招诱他,被擒拿送京,使杨坚对东方局势大松一口气,当即对他大加褒赏:封为任国公。于翼顺势派儿子入朝上表劝进,深得杨坚欢心。于家长孙于仲文任东郡太守,因为拒绝尉迟迥的引诱而两度遭到围攻,三子一女被害,自己单身逃回关中,杨坚为之泣下,旋即委派他为河南道行军总管,随韦孝宽征伐尉迟迥,屡立奇功。
        杨坚的手段高明啊。他笼络北周元老重臣与尉迟迥对抗,在朝将相多为身计,竟效节于杨氏,使得尉迟迥失去了以勤王为号召的合理性,反倒成了周室的叛臣。这一政治谋略的成功,获得李、于二氏的支持与劝进而并为天下表率,实是一大关键。可以说,杨坚的统战工作获得极大成功。


优化环境


        与此同时,杨坚针对北周失去民心的弊政,实行了一系列大得人心的措施。首先,革除宣帝时的苛政。宣帝实施《刑经圣制》,百官稍有过失就被判重刑,搞得内外离心,各求苟免。杨坚辅政,即行宽大之典,作《刑书要制》,使人们不再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之中。再次,由静帝颁旨,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诚者简令入道,北周文武百官和百姓中,信奉佛、道者大有人在。恢复佛、道二教,大得各界赞赏,更获得了宗教界的巨大支持。
        再次,下令将宇文泰时期所赐的汉人鲜卑姓一律改回原来的汉姓。北周时期,汉人占人口的大多数,为了笼络汉人,弥合鲜卑任和汉族人的界限,宇文泰就把立了战功的府兵或给鲜卑人当家奴的汉人赐予鲜卑姓,当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北周朝廷真把我们当自己人啊。杨坚辅政后,一律取消汉人的鲜卑姓,恢复原来的汉姓。杨坚带头将宇文泰赐给的姓“普六茹”恢复为杨姓,这表明了汉族人不再是鲜卑人的附属,极大地提高了汉族人的地位,获得了广大汉人,特别是汉人府兵的支持,增强了汉人的归属感,受到了汉人的拥护:我们自己的朝廷,我们就要自己保卫。杨坚的这几项措施,点燃了人们重建清明政治的希望,对于振奋人心,稳定大局,提高士气,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杨坚平定三方叛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尉迟迥也在做紧锣密鼓地做争取人心的工作。他不仅拉拢北周豪强势力,而且北联突厥、高宝义,南联陈朝,妄想借助境外势力为自己撑腰打气,钳制朝廷。
        对于尉迟迥借外谋乱,杨坚针锋相对。对突厥,北周派遣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士上士长孙晟送千金公主突厥完婚。千金公主下嫁突厥陀钵可汗虽是早就许下的,突厥的迎亲队伍也在长安等了几个月,由于中间发生的事情耽搁下来,但这时北周送千金公主出嫁还是表示出了对突厥的极大善意,杜绝了突厥出兵攻打北周的借口。
        北齐宗室范阳王高绍仪,从北齐逃到突厥,并在突厥的卵翼下建立了小朝廷,所有在突厥的汉人和其它少数民族都归他管辖。尉迟迥派使者联络高绍仪,让他从北边乘势攻击北周,响应尉迟迥。杨坚就又派建成侯贺若谊前去贿赂突厥佗钵可汗,并且向他陈说利害,要求将高绍仪交还北周。陀钵才开始有些不乐意,但看到北周这么诚心,又是美女又是贵重礼物的,有些心动;再说了,高绍仪不过是用来对付北周的工具,北周对我这么好,我还要这个工具干嘛?答应把高绍仪交给贺若谊,但又怕承担出卖高绍仪这个“朋友”的名声,就假装约高绍仪到南面边疆打猎,让贺若谊带人抓获了他。高绍仪被押回长安。这就瓦解了尉迟迥连高抗杨的图谋。
        南陈是北周的死敌。在这个特殊时期,杨坚派重兵监视之,不挑战,不打第一枪,只要南陈不挑事,两边平安无事,南陈进犯,则进行有限的反击。
        梁朝是北周的附属国,两国交往频繁,正在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反叛的时候,梁世宗派遣中书舍人柳庄带着书信入周朝贡,表达梁世宗对杨坚的支持,也有暗中观察动向的目的。杨坚非常重视。他亲自接见,极尽款待,倾心相交,介绍三方叛乱的情况,然后说道:
        “我以前做开府时,曾经随军到过江陵,受到梁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使我终生难忘。时下天子年幼,我受命辅佐朝政,梁国几代君主都忠于朝廷,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使这种融洽关系继续下去。”
        柳庄很受感动。
        当时,梁朝众将帅竞相劝说梁世宗起兵,与尉迟迥联合,认为这样做进可以对北周帝室效忠尽节,退可以席卷汉、沔之地。梁世宗犹豫不决。适逢柳庄回来,将杨坚的话告诉了他,并分析道:
        “三国时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等人都是三国有雄才大略的人,占据要地,拥有强兵,但都没有建功立业,反而祸不旋踵,其原因就是魏晋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京师,依仗大顺以讨叛逆,师出有名。尉迟迥虽是著名老将,但已年老昏聩;而司马消难、王谦又是极普通的人,都没有匡时济世的才能;周朝的将相大臣,大多数只为自身打算,竞相效忠杨坚。依我看来,尉迟迥等必将被消灭,隋公杨坚必定会夺取北周政权,我们不如保境安民,静观时变。”
        梁世宗非常赞同柳庄有理有据的分析,同意柳庄的建议。其他将帅也不再争论不休了。
        杨坚苦心经营,但事态还在进一步恶化。尉迟迥反叛后陨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其管辖之九州八镇叛周降陈,并将其子质于陈,来换取陈朝对他的支持;益州总管王谦据其管辖的十八州起兵,同时豫州、襄州和荆州三总管辖内的诸蛮各率部落造反,焚烧村驿,攻占郡县。
        司马消难原是北齐勋贵,是高欢的女婿,官拜驸马都尉、光禄卿。出镇豫州。他风流倜傥,喜欢沾花惹草,且贪财好贿,所以与公主失和,被御史弹劾,内外交困,很是狼狈。齐宣帝对他又猜忌日甚,吓得他赶快举州降周。周宣帝纳其女为静帝皇后,他自己也荣升为大后丞,不久,以外戚身份出镇陨州。他也是真正的国丈,与周皇室的关系相当密切,但正如柳庄的分析,他是个文人才子加公子哥,而非匡复周室之才。
        另一反叛头目王谦则是北周功臣十二大将军之一王雄之子。为人倒是谦恭,但只是平庸之辈,沾了父辈的光才身居高位。他觉得自己家族世受皇恩,对北周感恩涕零,感情深厚。杨坚辅政,他曾奉表服从。刚把信送出去,他又后悔了,对自己的行为深深自责。处在感情和现实的纠结撕裂之中。当派入京师的使者回来,告诉了他京城的形势后,他对杨坚想要篡权的行为十分不满,为北周王室的衰微痛心疾首,想为周室做点什么,以报答北周王室,即便不能匡扶北周,也要对北周表表忠心。为了报恩,他决定举兵讨伐杨坚。他是个典型的传统的正人君子。     (待续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