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99 更新时间:2019-02-19

一根小黄瓜 富了一个镇

曲堤镇黄瓜产值达到20亿元,全镇菜农存款额达18亿元

        

        2月14日的早上,天空还飘着雪花,曲堤镇董家村黄瓜大棚种植户董孟柱,正在曲堤蔬菜批发市场等着把自己的黄瓜卖个好价钱,最终他以每公斤9.6元的价格全部售出。谈起这几年发展黄瓜大棚带来的变化,董孟柱的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
        董孟柱是董家村种黄瓜最早的一批人,也是最早从中致富的。至今,董孟柱都记得2001年的那个秋天,在曲堤镇政府的大力引导下,董家村决定大力发展黄瓜种植基地。“当时我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家人也照顾不上,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有了回家种大棚的念头。”在村干部做工作之前,他就积极报了名,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由于之前没有经验,第一年他只种了一个3亩的大棚,但当年就获得收入5万元。
        慢慢尝到甜头后,董孟柱想扩大种植规模。当时正好赶上全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一下子承包了11亩土地。“建大棚的土地有了,但想要建一个180米长、16米宽的高温大棚,仅前期投资就得将近20万元,当时手头资金有限,我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时村支书董孟茂告诉他,镇上有针对种养户的小额担保贷款,最多可以贷十万元,而且是无息贷款。第二天,董孟柱就向镇劳保所提交了申请,很快贷款就下来了,他的大棚也建起来了。
        目前,董孟柱一共种植了两个黄瓜大棚,占地11亩的高温大棚和3亩的常温大棚。“镇上有蔬菜批发市场,种多少就能卖出多少,黄瓜不愁销。”现在,董孟柱的黄瓜大棚每年都能为他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他买了车,也在济阳城区买了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董孟柱所在的曲堤镇,是济阳的农业大镇。为推动群众增收致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黄瓜种植, 近年来,曲堤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因势利导,努力将黄瓜产业做大做强,在全镇实施了“统一调整土地、统一提供贷款、统一物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的“五统一”战略。截至目前,全镇黄瓜大棚达到2.6万个,生产基地面积5万亩,年产量超过7.5亿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越冬黄瓜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
        黄瓜的规模和产量上去了,曲堤镇又开始推动黄瓜产业提档升级。先后申请了曲堤黄瓜商标、参加各大展销会、积极创建曲堤黄瓜国家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举措,不仅使得曲堤黄瓜走出了国门,还真正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香饽饽”。2018年,曲堤镇黄瓜产值达到20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全镇菜农存款额达18亿元,黄瓜种植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
        黄瓜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商户前来曲堤镇投资兴业,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聚集,商贸业更是蓬勃发展,年可安置就业3000余人,增加税收超过600万元。此外,曲堤镇百姓的购买力也大大增强,2018年曲堤镇百姓在济阳城区购房数占到全区房地产销售量的18.6%,购置汽车数占16.7%。曲堤镇从一个农业大镇一跃成为“农业强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镇。 (孟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