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82 更新时间:2019-02-25

抗日战争期间的济阳县大队

        一九四四年济阳的形势基本上是二、三、四、五区已成为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六、七、八区还是由敌伪控制。根据这一形势,县委的方针是:巩国西北地区,逐步向东发展。根据县委这一方针,县大队在群众的支持和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武装斗争。在济阳这块土地上绘出了一幅幅壮丽的战斗画卷。
        一月,济南日寇准备搞到部分粮食运往前线。二分区指示县大队密切注意敌人的抢粮行动,对济南敌伪进行经济封锁。日伪为了筹集粮食,二月十一日。刚刚过完春节,由伪山东省警备大队长刘敬德和副大队长李文华亲自带领六百余伪军,到我县孙耿一带抢粮。豺狼似的伪军,窜入村庄,翻箱倒柜,捉鸡逮鸭。仅六天时间,就抢去群众的粮食四十余车,存放在孙耿据点内。准备用大车拉到济阳城,再用汽车运往济南。十六日傍晚。县大队侦察班两名战士通过孙耿据点内的关系将这情况了解清楚后,马上向朱大队副做了报告。朱宝承当即决定夺回这批粮食不能,让群众受到损失。十七日凌晨,从一、二小队挑选了一百二十五名战士,组成了一支战斗分队,每人配发了二十发子弹,并装备了两挺机枪和两个掷弹筒,在朱大队副的带领下,冒着小雪,从傅家出发,直插济孙公路。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将三个班埋伏在邓霍二庄附近的一个洼地里,在正面阻击敌人。另有两个班在赵元洪的率领下悄悄地隐蔽在离孙耿据点四五里远的一片松林里,以便截断伪军的后路。其余部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坟地里。
        上午十时左右,伪警备大队的正、副队长率领五十余名伪军,押着四十多辆运粮大车,进入县大队的伏击圈。只见敌人一个个歪戴着帽子,横躺竖歪地躺在大车上,嘴里叨着烟卷,悠然自得。副大队长李文华骑着一匹枣红马,足登皮靴,身挂指挥刀,神气十足,边走边唱:“天上大雪纷纷扬,卧龙山下来了我刘关张……”下句还没出口,只听见枪声、喊杀声顿时震耳欲聋。县大队的战士们一齐冲过来。面对这出其不意地打击,伪军立即乱成一团,死的死,逃的逃,有的干脆缴枪投降。刘敬德见事不妙,趴在一个土坎下一动不动。李文华急忙下马钻进一辆大车下面,龟缩成一团。这时,平棚店伪军头子卢万五带领十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正来接应他的上司,忽听到枪响,知道出了事,还没来得及往回跑,被县大队截住,一枪没发,全部乖乖地做了俘虏。这次伏击战,前后共用了一个多小时,生俘省警备大队长、副大队长等四十余人,毙敌七人,缴枪五十余支,全部截获了四十多车粮食,而我县大队无一伤亡。孙耿据点的敌人慑于我军的威力,也未敢增援。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押着俘虏赶着大车,来到勺子李家,将夺回的粮食交给县政府重新分给了群众。刘敬德和李文华被关在一个老乡家的小南屋里,脸色土黄,偎在一个土炕上,拼命的吸着大烟。一会儿,朱大队副进屋去,刘敬德假装镇静,摸了一下嘴边的小胡子,起身说到:“久仰大名,贵军作战,英勇强悍,大队长用兵如神,兄弟我佩服!”朱宝承正色道:“八路军兴义师、锄奸逆、灭倭贼,伸民族正气。你等卖国求荣,甘当东洋人的走狗,这是必然的下场!”李文华在旁插话说:“我等败兵之将,不敢烦劳官长,但有一事相求,还望大队长给济南家人带个口信,准备料理我们的后事。”朱宝承一笑说。“你们不用害怕,八路军不杀俘虏,今天就放你们回去。不过得有两个条件,第一,枪支弹药留下;第二,日寇侵略我国,杀戮我同胞,践踏我山河,望你二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继续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应多干点好事,当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刘、李二人听说不杀他们,开始有点不信,刘敬德还执意让快点枪毙他,后来在朱大队副的教育下,才信八路军不杀俘虏的政策是千真万确的。傍晚,将刘、李二人放了回去,这是在勺子李一擒李文华。
        二擒李文华是在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月中旬,县大队配合分区主力部队,由分区司令员龙书金,政委曾旭清指挥,向日伪发动夏季攻势,连克曲堤、仁风、白桥三据点。九月,主力部队开进商河,县大队回师西进攻打徒骇河边的林家桥据点(商河县)据点的敌人闻风而逃,县大队不废一枪一弹拔掉了林家桥据点。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战士们正和群众一起拆毁据点,侦察员孙永福骑着自行车气喘吁吁地向朱宝承报告:济惠公路上发现三部汽车,有十几个鬼子和约一连伪军。朱宝承分析了一下形势,认为消灭这帮敌人比较有把握,果断地下令让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济惠公路是济南经商河到惠民的主要通道,由于多年失修,道路坑坑洼洼。时逢初秋,道路两边的豆子已有半米多高,徒骇河大堤上蒿草遍地。四周都有青纱帐,是一个理想的伏击点。朱大队副将埋伏地点选在魏家铺西南角的公路两侧,由一、三小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豆子地里,二小队隐蔽在公路东侧,等战斗打响后,迁回敌后,实施包抄。另外,由各小队挑选了二十余名骨干,和警卫班一起组成三个突击小组,做为预备队。四区区队在林桥北岸一带埋伏,负责阻击刘家营据点的来援之敌。 (待 续)(据《济阳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