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16 更新时间:2019-03-11

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回河街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干净明亮的图书室里,村民正在读书“充电”,宽阔平整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嬉戏打闹,古朴典雅的长廊边,老大娘正在与好姐妹拉着家常,文化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文化墙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清新靓丽。3月4日,笔者走进回河街道寨子村,迎面而来的就是这样一幅自然和谐、恬静美好的画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回河街道寨子村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惠民,用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记忆被拉回到2016年,寨子村是省定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村里没有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村民闲暇时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看电视、聊天、打牌成为主要娱乐活动。寨子村“两委”意识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必须有固定的文化阵地。2017年,在济南市财政局党委大力支持和驻寨子村“第一书记”王勇的积极努力和多方协调下,寨子村新修建4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精心规划了图书室、非遗室、文化活动室、科技普及室和电子阅览室等文化功能室。并配备了3000册图书、40张科教光碟、14台电脑以及二胡、锣鼓、投影仪等开展各种活动所需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设备。群众劳动之余不仅可以在这里看书、上网、下棋,还可以唱戏、打鼓和扭秧歌。
        硬件达标后,软件也不能“拖后腿”。寨子村一方面在全村选配了一名文化水平较高的贫困群众担任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文化体育器材管理员,并制定了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村里自发成立了广场舞秧歌队,每天傍晚在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尽情“舞一段”成了很多村民的必修课;春节、元宵节期间,寨子村举办了新春元宵灯会,十里八乡都赶过来“看热闹”;寒暑假期间,村“两委”邀请大学生村官利用科技普及室连续开展15期寨子村“智慧课堂”,向村民传授生活常识、急救知识和最新种植技术,智慧课堂成为寨子村村民汲取知识的重要阵地。此外,在“第一书记”王勇的帮助下,寨子村还多次与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等省市单位“牵手”,联合举办了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极大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
        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文化惠民见到了实效。
        “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村里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矛盾少了,村风正了,村民茶余饭后聊天内容也都是国家大事和最新的种养殖技术,我们村干部工作也比以前好做了。”寨子村村主任王玉玺高兴地说。
        公共文化服务释放的“惠民红利”还远不止这些。寨子村“第一书记”王勇告诉笔者“我们利用村里的综合文化中心向群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政策和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知识水平,而且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极大增强。现在寨子村已经‘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