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34 更新时间:2019-03-27

我国珠算的发展历史与济阳人孝履吉的《算法归宗》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在世界领域我们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并且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经将圆周率精确到八位有效数字,在数学计算领域更是独创了珠算术,珠算术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等发展,直到近代,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实验中珠算术依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珠算项目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最早记载是有东汉刘洪发明的,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得到完善,我国历史上有关珠算的著作有很多,但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则是明朝程大位编的《算法统宗》一书。
        《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他的刊行,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珠算术的进步和普及。全书是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评述了珠算规则,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算法统宗》从明朝初版至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翻刻本、改编本,民间还有各种抄本流传,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末,日本人毛利重能将《算法统宗》译成日文,开日本“和算”先河。清初,该书又传入朝鲜、东南亚和欧洲,成为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
        在推广《算法统宗》的诸多刻本中,有一种清朝时期济阳人孝履吉编写的《算法归宗》一书,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因为明朝程大位编写的《算法统宗》一部珠算大部头著作,在实运用中并不能被广大的社会下层群众所理解运用,而像孝履吉编写的《算法归宗》就很好的从内容上化繁为简,语言上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和运用到实际经济生活之中。据考证济阳人孝履吉编写的《算法归宗》版本流传很广,目前所能见者有:光绪16年三义堂刻本、清末东昌精忠堂刻本、清末聊城东昌万兴成刻本、民国2年同心堂孔记刻本、民国6年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等等。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地域跨度而言,都可见这个通俗易懂的算法著作流传甚广,为我国珠算的推广普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济阳孝履吉此人,经多方查询资料文献仍然没有找到其更多的文字记载。
        最后让我们试着演算一下《算法归宗》上所记载的一道古代数学应用题,这道数学题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甚是和韵,让枯燥的数学有了些许意趣。试题如下:
        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问有多少银子,多少人?
        (注:古秤十六两为一斤)
        此题的答案是:六人,四十六两银! (区第二实验小学  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