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28 更新时间:2019-04-12

周恩来和他的母亲

        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1周年的日子。近日,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撰文讲述了周恩来和他母亲的故事。
 

“我由守寡的叔母抚养”


        伯父一生都非常敬爱自己的两个母亲。一是他的生母万冬儿,人称万十二姑,是淮阴知县万青选的女儿;一是他的嗣母陈三姑。
        1898年秋天,在周恩来半岁的时候,他的小叔周贻淦忽然患了肺结核病,这种病当时属于不治之症。陈三姑自小由父亲陈沅与淮安驸马巷周家定了亲,未婚夫就是与陈沅同为师爷的周攀龙(字云门,后官名起魁)的小儿子周贻淦。如今,双方婚期已近,周贻淦却生了重病。周攀龙救儿心切,便向陈家提出,希望他们按事先订好的日子将女儿嫁过来。这在那个年代也叫冲喜,人们认为这样做或许会使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陈家人都劝告陈三姑不要去,陈三姑没有同意。
        在旧中国,一个女孩子一旦由家人给定了亲,就属于对方家的人了,女人守寡后若终身不改嫁,名字会被载入县志,村里还会为她立贞节牌坊。在陈三姑看来,女人的名节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据周恩来的堂妹周美娟后来回忆说:“当时陈三姑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 她去托了人来给自己开了脸。”开脸就是用一种小刀将女孩子额头上细碎的绒毛刮去,使额头变得干净光洁。这是女孩子出嫁那天必做的准备,开了脸就表示自己是新娘子了。开过脸之后,陈三姑就这样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独自一人勇敢地走进了驸马巷周家的大门,而此时的周贻淦却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也就是说,陈三姑一嫁入周家,便注定要终身守寡了。
        陈三姑的行为令周攀龙十分感动。在封建社会,一个男人没有子嗣,在族谱上就不能排在重要的位置。周攀龙为了让他心爱的小儿子能有后代,也为了让陈氏日后有所依靠,便决定将不到1岁的长孙周恩来过继给了周贻淦夫妇。
        1946年9月,周恩来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回忆道:
        “我出生后,因叔父周贻淦已去世,照传统习惯,把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  ”
        陈氏从此担起了抚养周恩来的责任。陈氏祖籍苏州用直,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吟诗作画样样都会,是个才女。她喜欢画美丽的白芍药花,也会画各种飞鸟。周恩来4岁左右,陈氏便开始教他认字背诗。也教他画画。此外,周家老兄弟们当时还未分家,大都还在淮安的府衙和漕运总督衙门等处当师爷,因此,周家的小兄弟小姐妹们就不下十几个,周恩来也常和他们在一起玩游戏。年龄与周恩来相仿却大一辈的小表姑樊明馨曾回忆:“总理小时候梳头,头顶上束一个朝天的揪揪,脑后还拖了一条小辫子,像年画上的小孩那样。”
 

“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1904年秋天,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带着6岁半的他和两个弟弟从淮安迁往淮阴清江浦,住进了外婆家隔壁一个叫陈家花园的小院里。当时,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已经去世,父亲周劭纲出外谋生,家境已日趋贫困。万氏和陈氏共同艰难地维系着这个已经没落的家,共同抚养周家三个小兄弟。
        1907年秋,周恩来9岁时,万氏去世。一年后,陈氏也去世了。从此,周恩来担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重担。周恩来的三弟周同宇曾说过:“总理9岁当家,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条。”
        两个母亲在艰难的环境下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抚养3个小兄弟的情景,永远定格在周恩来的内心深处,他十分敬重也十分怀念自己的两个母亲。
        1918年1月2日,留学日本的周恩来在日记中曾专门提到他的嗣母陈氏:
        “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
        1920年10月,周恩来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捕,在天津的狱中,他还写过一篇 《念娘文》,回忆自己的生母万冬儿。只可惜,由于多年的战争和社会动乱,这篇《念娘文》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1946年春天,重庆《大公报》记者曾敏之有一篇采访周恩来的文章,文中提到周恩来回忆自己的陈氏母亲:
        “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35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1964年,周恩来对亲属讲话时又说:“封建家庭一无是处,只有母亲养育我,还是有感情的。”
        万氏曾会做一道拿手菜:干烧鲥鱼。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居住时,只要条件许可,每年都会请后厨的桂师傅给他做一道干烧鲥鱼。而在西花厅的后院,从大门洞往里走,是一条砖砌的小路,小路径直向北通往周总理办公室,路两旁种了一丛丛的白芍药花。西花厅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周总理喜欢白芍药花,其实,那是周思来在怀念他伟大的母亲陈三姑。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