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96 更新时间:2019-05-16

帮扶记心上 平凡显真情

市检察院派驻回河街道小冯村第一书记高志强扶贫记

        沿着小冯村的道路走,太阳能路灯和绿化树整齐排列在路两旁,正能量满满的宣传墙绘点缀在整齐干净的路边墙面上。两年来,在市检察院选派第一书记高志强的帮扶下,小冯村顺利脱贫摘帽,成为脱贫征程中又一个华丽蜕变的美丽乡村。

吃透村情强基础
让村子靓起来

        驻村后,高志强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把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
        2017年10月下旬,包括小冯村在内的五村连片治理项目正式启动。由于是五村联建的项目,每个村的情况各自不同,一开始的设计方案难免有与村情实际不相符的地方。为了使项目设计更贴近村内实际,让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给老百姓带来最大的实惠,高志强和村“两委”干部多次研究,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征求意见,细心梳理出了村内主干道硬化不够宽、排水设施未设计盖板、村内有几个大坑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却未列入方案、部分项目预算费用过高等问题。
        摸清楚这些情况后,高志强整理好修改的方案,积极与回河街道沟通,多方奔走交通、财政等部门,与施工方沟通,将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480米长的村主干道全程拓宽了1米,来往车辆错车更方便也更安全;960米的排水沟全部覆上了盖板;村里近2000平方米的5个大坑全部被填平;美化、粉刷墙面的成本进一步降低……问题一件件被解决,基础设施不断被完善,村子也越来越好看。村民冯大娘笑着说:“在孩子家住了半年,回来差点没认出是我们村来,现在村里真是太板正了!”还有不少村民拍了村里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为自己住在这么“靓”的村里感到自豪。

考察学习强产业
让集体富起来

        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一次次与党员群众的交流中,高志强明白小冯村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村集体的收入该如何增加?村民经济收入该从哪里来、该如何提高?这些问题成了高志强时时琢磨,挂在心头的大事。
        通过走访调研,高志强了解到村集体原本有一个木耳大棚项目,但由于当地水质的原因,项目进展一直不太顺利,收益了了。虽然项目进展不顺利,但集体修建的大棚质量不错,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找到其他适合的项目,或者找到有技术、懂经营的人或公司来经营的话,就可以把集体资产盘活,转亏为盈!通过多方打听和考察了解,高志强联系到了一家专业种植食用菌的公司。实地考察后,公司对村里大棚十分满意,双方当即签订了租赁合同,村集体每年增收3.2万元。“专业的公司,从种植技术到市场营销,都要比老百姓更有保障,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村里既能跟人学习先进的经验,又能增加收入,还能消化一部分村里的劳动力,一举多得”高志强表示。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外出学习,高志强发现搞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是个增收的好路径,跟村“两委”干部商量后,先是尝试性地流转了村内200亩地种植小米,收获小米1.2万斤,集体实现收入6万元。另外,再加上光伏项目每年6万余元的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已稳定突破10万元。

踏实为民搞服务
让百姓乐起来

        “高书记来了,家走喝口水吧。”贫困户冯玉亮大老远看到高志强的身影,赶紧迎出门来,就要将他往屋里让。敞亮的堂屋,带着新房子特有的味道,73岁的冯玉亮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脸上全是笑容。
        冯玉亮的房子是他姥爷年轻时盖的,已经住了三辈人了,近几年,房子破旧的厉害,只要下点雨院里就会存水,雨再大点就会倒灌。高志强走访发现后,给他纳入了危房改造项目。按规定,危房改造项目需要自己或有人先为其垫付盖屋的款项,可是冯玉亮拿不出这个钱,村里还有另一位老人也是同样情况,根本无力进行危房改造。高志强知道了老人们的困难,就和施工队多次沟通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施工队同意先垫付施工款为老人们的房屋进行改造。在两处危房改造时,他更是经常过去查看工程进度,协调处理问题,尽快让两位老人高高兴兴地住进宽敞明亮安全的新房子。
        从“两不愁、三保障”到“五通十有”,再到村里群众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高志强一直用心关注着,用情服务着,默默付出着。问及原因,他说,因为不想辜负乡亲们那充满期望、真诚和信任的眼神,因为想看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微笑。
        回顾两年来的驻村工作,高志强说:“一路走来,过得很充实,遇到过意想不到的困难、有过群众不理解的无奈,但收获更多的是付出终有回报的喜悦和群众点赞认可的满足。”新的征程已经开启,高志强将继续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彰显担当,把工作实打实地做进群众心里。 (李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