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72 更新时间:2019-05-20

济阳掌故杂谈

        也有些县政长官尽管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会是人民的公仆,但他们或者比较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做了一些好事,或克尽职责励精图治,在任有所作为,人民群众都给予赞颂甚至爱戴他们。如乾隆二十五至三十五年(1760——1770)胡德琳一任,曾不辞跋涉之苦,勘查境内地势,兴修河渠宣泄积涝,以及“提倡风化、振兴文教”,修篡县志等,群众交口赞扬。又如道光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843---1844)杨汝绶一任,旧志称他“秉性柔和,吏事谨慎”。他在济任职期间,时值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内外交困,加剧了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搜刮。上峰对赋税逼索甚急,杨“宁受上宪谴责,不忍压迫邑民”,终任奉行“不扰民”的宗旨。所以他调离济阳县时,“济邑民饯送,脱靴以志去思。”可见尽管是封建官吏,其职能是为封建统治者效劳的,但清官还是受老百姓欢迎的。再如民国十七年(1928)杨光衡一任也是受称道的。杨光衡是国民革命军北伐至山东之后,国民革命政府委派的第一任济阳县长(以前的十余任民国县政长官是属北洋军阀政府的)。莅任以后,改革北洋政府的腐败政治雷厉风行。对发展本县经济文化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修筑道路,架设电话线,扒庙毁神,倡令妇女放脚,大力兴建学校等。任职不到一年行政实效不少,群众惋惜他去职太早。
        六、疆域人丁
        金代济阳疆域已无可考。元代至元二年(1265),临邑县新市一带计1246户划入济阳。明、清两代疆域无大变迁,据旧志记载县境都是“广一百四十里,袤六十五里。”广是指东西宽,袤是指南北长,这里都是就直线最长处而言。根据济阳县历史沿革的大体情况推断,自金至清的县境面积要比现在略小。民国二十三年时,县境面积是3200余平方里,合800平方公里,比今天的面积(1076平方公里)还小200余平方公里。今天济阳县的版图所以扩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人民政府几次调整各县疆域的结果。
        民国以前历代的济阳人口并无具体数字,因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关心的是赋税的敛收,徭役的征调,所以当时只统计丁数,不统计人口总数。丁是指能负担赋役的成年男子,历代对丁的龄域规定也不一致,所以今天很难据以推算出比较确切的人口数字。现在仅知道的是金代置县时全县18400多户,估计在10万人左右。元代人口增长不快,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疾疫流行,抿说山东一代几无人烟。明朝稳定之后采取移民措施,自直隶省(今河北省)枣强县向济阳迁来人口,想来也不会甚多。明代末叶万历三十七年(1609),全县计有39802丁。假设当时的人口为丁的3倍,全县人口仍在10万左右,清代自开国至雍正朝人口增长缓慢,乾隆朝开始剧增,乾隆三十年济阳共计49749丁,县内人口估计已达15万人。经一百三十多年至民国十七年统计人口时,全县已达55781户,279977人了,又增长了一倍左右。
        七、行政区划
        济阳置县以后的基层行政区划是乡、里、约。清代全县分东、西、南、北4个乡,乡下辖48个里,里下辖156个约。清末将4个乡改为8个区,即城区、蒿庵区、景贤区、滨骇区、苍屏区、闻韶区、石门区,区下仍有156个约,另有49个官庄村未编入约,直属各区。民国十九年调整了区的范围,使各区的大小接近平衡,并改用序数命区名,即按上述各区排列的顺序分别改为第一至第八区。民国二十年将约改为乡镇。按当时的规定,一百户以上的街市编为一镇,不满百户的街市编为乡;百户以上的村庄编为一乡,不满百户的须联合其他村庄编为一乡。但在实施中因受旧习惯的影响及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些不满百户的街市和村庄也分别编为镇或乡了,因此乡镇很多,全县共计30镇、222乡。这一区划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前的区乡并不包括今天的崔寨,青宁两乡,因为这一带在当时还是历城县地,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6月才划归济阳。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所谓官庄村。据资料记载官庄村的来由是,明初由枣强县向本县移民时,先来的占据了高原白壤地带,晚来的只好居于低洼之地。低洼处不但易涝,土质也不好,因此生产能力低下,群众生计艰难。后经官府查勘,对全县境内生产条件最差、生活最贫困的42个村庄,减轻赋税劳役,称之为“官庄”(村名不一定叫官庄)以区别于一般村庄。后来这些官庄的村落有所变化,旧村繁衍出了新村,所以到了民国时期全县已有47个官庄村了。由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开发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官庄村逐渐改变了经济面貌,但赋役负担仍然较轻,于是一般村庄与其攀比,为此常常发生争执。至民国十七年时县政府将官庄村取消,令其赋役负担与一般村相同,并编为11个约,按其所处位置分别归属景贤、滨骇、苍屏、闻韶。仁风区内,全县即为167约。 
        八、历代县志
        地方志中的县志是记述一个县的自然、社会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志书,是一个县的重要资料文献。它的功用在于“资政、教化、存史",也就是说要为治理一个县提供借鉴资料,教育人民,保存历史资料(社会主义新县志的功用是继承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四化,益于后代)。旧县志当然有美化封建统治阶级、资料失实等弊端。但一般说来,志书是特别强调资料真实,秉笔直书的,又是当代人修当代志,多是当地人写当地事,官府对志书又不像对国史那样严格审核,肆意删改,所以从总体来讲内容还是比较真实的,一向被誉为“信史”的,即真实可靠的历史。我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字资料就是本县的县志保存下来的。
        由于地方志有上述功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修纂地方志,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项优秀文化传统。明、清两代修志事业最为兴盛,清乾隆皇帝就颁发诏令规定地方志必须定期修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县自明代开始至民国时期,先后编修过五部县志。
        第一部,明成化《济阳县志》。由知县张端修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张端字孟庄,昆陵(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于成化十九至二十三年任济阳知县,政绩有声,不仅修葺县城,而且搜罗旧闻,草创“邑乘”(邑,即县;乘即志书)。这次修志因是本县修志的首举,置县后三百五十余年的资料多已散失,所以这部志书的内容、体例都比较简单。成化县志早已丢失,现在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无收藏。
        第二部:明万历《济阳县志》。由知县侯加乘主修,邢其谏编篡。侯加乘,晋解梁(今山西省运城县)人,万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任济阳知县,政绩卓著。邢其谏字信卿,号蔚山,山东济阳城西南邢家村(今属济阳镇)人,贡生,曾任知州等职,在出仕前修万历志。万历《济阳县志》共十卷,约计五万字,成书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木版印刷。现在北京图书馆藏有木版刻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手抄本。  (待 续)(据《济阳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