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是最好的家风
◎刘子平
我的家风得先从父亲说起。父亲叫刘益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凭着他的刻苦与坚韧,一生读了很多书,写了好多的文章和新闻稿件,在我们当地也算得上“名人”。他常对我们说:“条件再艰苦,生活再累也别不看书学习,学了本领艺不压身,说不定在哪儿就能用的上。”
父亲是个嗜书如命的人。由于条件所限父亲只上过四年的私塾,但是他从不以没有正规上学而放弃努力,积极创造条件挤时间读书学习。和伯父分家时父亲才十六岁,为了撑起这个家他东西奔波、忙忙碌碌、受尽辛苦,但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书阅读。一九七五年父亲和另一位群众受公社党委委派以贫下中农的身份进驻济阳县第四中学管理学校,这期间成为他一生汲取知识最难得的时光。一有空就到图书室借书读,从书中学到了很多颇为有用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管理学校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管理学校,使学校混乱的状况得到改善,步入了正轨的教育教学渠道,促进学校成为全县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父亲是一个酷爱写作的人。建国前就学写稿件,向报纸投稿,是当时新华社渤海分社、山东电台、《大众日报》的通讯员。他写的《神针王长乐》被《联合周报》、《山东文史》、《济南文史》等几家报刊发表,采写的很多新闻稿件被《中国农民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报纸和许多广播电台采用,多次被评为模范通讯员。曾在德州地区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被誉为“泥腿子通讯员”,出席德州地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回来后到垛石公社各中小学校巡回演讲,向学生传授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经验和体会。
父亲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的人。一生勤奋好学,为人厚道善良。父亲是中共党员,事事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大小队会计等职务几十年,既得忙活村里的工作也得忙活家里的事情。但无论有多忙,只要街坊邻居有难处找他帮忙,他都二话不说放下自家的事情无偿提供帮助。父亲虽然学历不高,却在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无偿给人家写信、写诉状、写对联等。他乐于做族谱文化和家风传承的文章,搜集编纂了《垛石桥镇志》和俺村的《刘氏家谱》。在他的一生中,虽说没做出过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中谱写了坚韧顽强、追求知识、乐于助人的人生。
父亲勤奋苦学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们。邮递员送来报纸我们争抢着读,父亲买的新书我们争抢看。兄妹五个中我年龄最大,受父亲的教诲最多,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我也学习写作。我在村里当上了小学教师后,工作之余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写成稿件向广播电台、报社投稿。一开始,稿子投向报社,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我不灰心,不气馁,一方面请教父亲“讨真经”,一方面买有关书籍阅读,再就是骑自行车上县广播站送稿,请求编辑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懈努力学习稿子终于登报了!我采写的新闻稿件曾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和中央广播电台等十几家报纸电台采用,我写的论文、散文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励。二00四年山东乡村广播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举办“我与大包干有奖征文活动”,我写的《面条》一文荣获二等奖,我应邀参加了在菏泽举行的颁奖仪式暨山东省农村改革研讨会。还四次获得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大奖。二00六年七月份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后,我走街串巷给群众拍照。为了拍好照,一边购买了《摄影入门》、《业余摄影小窍门》等专业书籍阅读,一边向有经验的摄影师学习,使自己的摄影水平大大提高。近几年来又注重了对摄影作品的研究和书法作品的练习。为了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多次到济南参观摄影展览、聆听摄影名家讲座,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摄影创作中。经过对摄影的潜心研究,自己的摄影水平有了明显的长进。近三年来摄影作品多次获县级以上奖励。三次在新华社举办的“寻找中国之美”活动中获奖,2018年《月亮上切割》获全国第二名,《我为维护国旗而高兴》入围26届国展同时在“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摄影大赛”中入展,我应邀参加了颁奖盛典。先后加入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等。书法作品也多次在济南、济阳展览,并受到好评。
父亲2014年离我们去了,没给我们留下万贯家产,可他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精神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用点点滴滴的滋润,鼓励着我和孩子们努力读书学习,在书香的百花园中争做那芬芳四溢的花朵。这是一笔无形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生活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永远激励着我们积极进取,书写自己的人生精彩篇章。 作者单位:垛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