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60 更新时间:2019-06-27

廉洁文明家风:廉洁家风 重在修德

◎李 兵

(一)

        好家风,即传统美德,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带出来的。重在一个“德”字。也即平常说的“道德”或叫“品行”。
        何为“德”?
        从“德”字的字形上说,自古“德”由“心”、“彳”、“直”三部分租成。“心”表示情态和心境;“彳”表示行走:行为;“直”在甲骨文中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有一条垂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现在楷书的“德”,意更明确,即“心正、目正、行之所值。”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文明古国,自古就有“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以及“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的传统。人们追求的幸福,本来很简单——就是个满足而已。比方说,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冷了有衣穿、精神有依托,活的有价值,一家人和和睦睦,有商有量,不计较利益得失,亲情至上。过得日子有滋有味,比什么都强,并不是非得住洋房别墅,吃山珍海味,那也不叫幸福。说明唯德才是人生真谛,才是人的精神之根本,也是真正的财富之源。现在党中央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我国当代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廉洁家风建设的遵循。但由于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世界观就不一样,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
众所周知,“家”,并不是指的所住的那座房子,而核心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相亲相爱的家人。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以及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家风亦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对晚辈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有规范言行的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影响。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家风来说,更为重要,他的家风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民风、政风和党风。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要自觉的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家庭里的任何一个成员被不正之风“拉下水”。
        不可否认,现在有些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发生变化。他们衡量生活的标准是车子、房子、票子,甚至一奶同胞也常为此反目而斤斤计较。那些道德缺失的官员,也是诚信沦丧,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而搞坏了家风,不仅丢了官帽,也给党抹了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歪了,思想、作风、行为就会跑偏。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党和国家造成巨大危害,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基础,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所有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每个家庭,不管人多人少,也不管成员结构、从事职业、经济状况,治家观念有何不同,可以无能无才,但不可无德。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群众中,应做新时代的大德楷模。

(二)

        “德”字的内涵,比字形的解读更为丰富而广泛,也为历代颂扬、赞美和倍加推崇。“廉政无愧于心是操守,勤政造福于民乃职责”,一直是从政者的座右铭和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未来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家庭美德方面,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社会方面,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在国家方面,民族大义、天下为公;自然方面,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个人品格方面,君子人格、仁者爱人……等等。这其中,圣贤古训也枚不胜数。如《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历史上的名人范例,翻阅古籍,亦可多见。如西汉刘安的“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宽而栗、直而温”、“仁义者、治之本也”,“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宋代孙亮的“严于律已,出而见之事功;心平爱民,动必关天治道”;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俭朴,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朱熹为“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有曾国藩,他推出的家规、家训尤多,如“治家贵严”、“勤俭”、“敬恕”、“习劳苦”、“不忘本”、“克勤小物”、“和为贵”、“与人为善”、“平淡”、“敬德修业”等。尤其他的“三致祥”家风,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是他家训的核心的内容之一。此家训教育后人对父母必须恭敬、孝顺,这应是所有家风的基石。又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待人要厚道”、“做人做事要宽容,胸谋要广大”这是家兴旺、家庭和谐的三宝。
        更值得学习的楷模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了一切,建立了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他们严以律已、治国平天下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人民的心中永远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以上所有这些范例和忠言,今天读来,仍是醍醐灌顶,发人深省。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要有“不慕青史留名,但求于心”的情怀,不断提高道德境界,继承和弘扬传统,做到心无旁鹜干事业,聚精会神创辉煌。

(三)

        当下,“德”字在廉洁家风活动中的现实意义比较突出。看那些落马的贪官,他们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根本没有任何敬畏,没有任何底线,在公私面前“私”字当头;在利益与奉献面前,利益优先;在享乐与吃苦面前,享乐在前。他们为“政绩”作秀,专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瞎折腾。情节轻的损公肥私,情节重的徇私枉法,祸国殃民。这样的品德会对家风带来何种影响可想而知。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必须要以“德”字为前程,本着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旗帜鲜明的讲政治,以达到自我提高之目的。
        讲政治,也就是立政德,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风浪面前无可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在心里、担在肩上,把改革开放和发展目标看成是努力奋斗的动力,不图虚功,以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正能量不负历史的垂青。

(四)

        廉洁家风“德”为先,要在紧密联系实际上要求自己。
        从小事抓起,多积尺寸之功。莫小看小事小节,它是一面镜子,千万不可忽视。小事小节里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这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古训,我们应该牢记。俗话说,“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扎好篱笆防侵扰,筑好防线拒腐蚀”。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注意防范,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不忘初心,时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慎独、慎微、慎欲。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感”,守住清贫一世,不为蝇利失节。管好自己的生活圈、处好自己的朋友圈,教育好子女远离劣迹丑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纵,不能任性,不能越规,不能逾矩,筑牢防腐墙,增强免疫力,记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忠言相告。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都是人民公仆,不管职位多高、官大官小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一定把“官”字看淡,一定要做人正派、为官清白,做到“君不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情怀。有的人在这方面却是官气十足,对上级政策不是原原本本、不折不扣,而是凭个人喜好,愿执行的就执行,不愿执行的,就阴奉阳违,长官意志甚浓。上级政策到他那里就意味走样,甚至听不得群众意见。在老百姓面前,官腔官调,盛气凌人群众见了害怕。他们只看到权力的光环,看不到责任的底色,对群众的诉求不上心、不关心、不动心、不尽心,麻木不仁。殊不知,百姓尊敬你、看的是你头上那顶官帽,不是你的人格,所以说,廉洁家风,不是上天恩赐,是一个家族成员(尤其主要成员)的善行、德行,先做好人、后做好官,这很重要。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是为他们办事的,他们是主人我们是公仆,次序不能颠倒。我们要时刻做到正确的民念,以民为上、以民为重,以民为大,以民为先。为官忧民生,进亦忧,退亦忧,吃老百姓的饭,穿老百姓的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有道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才会遇事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能把人民群众举过头顶,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诚意正心、严以修身很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以镜为鉴,经常细察行为之垢,以律为绳,自严、自查、自醒。作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光是不沾公家一根草、不贪公家一分钱,还必须有较高的要求,必须牢记一切依靠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不图回报,就是心中有一颗永恒不离的“德”。他们心有人民,心中有信仰,天旋地转不动摇。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多做利党、利国、利民之事,争做廉洁之风的倡导者、实践者、主宰者。不管你所在的部门、单位大小,廉洁清正不可少。认真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都不能少。廉洁自律要一点一滴,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处世哲学就是要公平、公正、公开、分平、公明;律己就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眼下,我区正开展“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我们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是自己的大事来办,就要盯紧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和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以及油盐柴米醋菜等问题,都要作为大事来抓。当然, 有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也要抓好,切实抓出成效来。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带好家风,首先应该树立起“群众就是亲人”的思想。要用心、用情去体会老百姓“惦念”和“揪心”的问题。真正了解群众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期盼什么。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心就是力量”,我们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不是虚的,应是实的。要扎扎实实的回应群众的所思所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搞瞎指挥、乱作为。谁若不尊重群众,甚至信口说群众是“刁民”,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负责、淡然处之,敷衍了事、阳奉阴违,那就是极端的错误,不配当一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此应直击痛点,辣味问责。
        历史证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之所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期待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一句话,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安心、舒心、顺心、安静的好日子,这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五)

        家风连着党风,党风带着家风。家风是党风政风民风的基础,党风是家风的遵循。我们要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与时俱进抓落实,不见成效不收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看到我们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包括廉洁家风建设、党的建设在内的都是长期工程、任重道远。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而又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更显现出“赶考”。不管世情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把好的廉洁家风传承下去,没有终点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更加倍的努力,不断的学习、充电,这不仅是自己的问题,更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平时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无谓的应酬,保持革命年代那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把自己的头脑武装好,把自己的廉洁家风建设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以“传播德政民风盛、耀展鸿猷业绩兴”及“廉政兴邦民所愿、赤诚报国众人心”的愿望和行动,向祖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区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