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02 更新时间:2019-08-26

推进“五个”振兴 打造“富美”垛石

        近年来,垛石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扎实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倾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镇,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产业振兴 富民兴村强镇

        做优做精都市农业。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冬暖式高温大棚、大拱棚1.4万余个,以樱桃番茄为主各类瓜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樱桃番茄集散地,垛石番茄于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推进济北瓜菜批发市场改革,聘请专业队伍运营市场,今年番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菜农较往年增收25%;编制完成“垛石慢城”田园综合体规划,目前正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外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余亩,累计发展家庭农场9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9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沿徒骇河打造10公里林果采摘带,沿省道248打造“醉美248”精品旅游线路,以如意采摘园为中心打造千亩农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区,拉开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规划建设了垛石商贸流通产业园和济阳高新建材产业园2个区级工业园区。垛石商贸流通产业园规划面积13000亩左右,已引进商贸项目2个;济阳高新建材产业园近期规划用地面积800亩,远期规划面积5000亩,已入驻企业16家;在建重点项目5个,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税收5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0.95%。

推进组织振兴 凝心聚力固本

        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先将退役军人、在外经商人员、大学生中的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正派的“三类人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村级办公场所。累计投入资金236.8万元,配齐配全130个村办公设施设备,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全覆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推广“六型”增收模式,推进农村闲散地回收、宅基地规范和土地流转。目前,闲散地清理已完成121个村、7390.87亩,实现收益147.6万元;宅基地已全部完成测量,处于公示阶段;土地流转完成17个村、1.14万亩,实现收益16.7万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1421”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法,实现阳光议事,规范农村权力运行;成立中共垛石镇醉美248综合委员会,探索在区域化党组织引领下,机关、村庄、“两新”组织抱团发展、共创共建新模式;成立中共垛石镇番茄产业委员会,加大党建引领力度,做大做强番茄产业。

推进人才振兴 强化智力支撑

        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垛石镇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分类建立了本地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信息库,入库各类人才达1.2万余人,累计组织学习培训40多期,参训参学人员达2万余人次。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推选齐鲁乡村之星2人、泉城乡村之星1人,引进高层次实用人才3人。聘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侯丽霞博士担任技术顾问,建立了“侯博士工作站”,促进了番茄产业蓬勃发展。

推进生态振兴 打造宜居环境

        以城乡综合整治常态化为抓手,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观;排查清理“散乱污”企业64家,整改取缔低空排烟设施70家,全部做到了“两断三清”;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关停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户)41家、整改92家;开展农村公路提升行动,2017年以来新修各级农村公路260余公里,今年预计投资1.1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7公里,目前正在清障;投资900余万元,对柳家等4个美丽乡村样板村进行改造提升;完成拆违拆临245处22.8万平方米,建成森林村居3个,常住户农村厕所改造实现全覆盖。通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全镇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推进文化振兴 倡树文明新风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成镇级综合文化站1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0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出彩人家”创建工作,打造“出彩人家”示范村10个,其中市级7个、区级3个,创建完成“出彩人家”示范户240户、“清洁人家”示范户1200户、“美丽人家”示范户600户;成功举办十届柿子文化节、五届广场舞大赛,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乡村好青年”评选,成立“骇河之春”等庄户剧团10余个;投资28万余元,高标准打造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130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了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和谐文明新风。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