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30 更新时间:2019-10-28

路边的蔷薇花

——读《奔跑的拖拉机》有感

◎周新民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带来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从社会基层的百姓身上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一变化,但如何艺术地再现这一段历史,这是作家自身创作理念及其认识的展现。
        作为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奔跑的拖拉机》既要扣准时代的脉搏又要符合既定的创作目的,这就给作家自己上了一套无形的枷锁。那么如何在既有定位中反映现实,作家借助苏氏兄弟不同的人生际遇尤其是机遇背后人生理念的刻画,给读者呈现了一份几近完美的答卷。
        苏济阳作为长子,承担了传统观念中他应担的责任;作为养子,其父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也做得问心无愧,达到了道德理念的顶峰。小说的主线之一就是沿苏济阳的奋斗经历而展开,形象准确地描述了他怎样从一个原本也有光明生活的拖拉机站职工,因时代的变迁,一步步成了全县农机行业的领头人。身份变了,环境变了,没变的是积极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理念,这里边既有个人的奋斗又有并非人人有份的机遇。
        苏星作为小说的另一条主线,同样是汲汲于追求个人认定的幸福生活,可他处事自私,贪图享受,禁不住各种诱惑,从供销社的正式职工一步步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的变迁落到他个人身上,都成了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好逸恶劳的潜在本性让他与哥哥苏济阳的人生命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这样处理小说的基本走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也符合民众口味后面的社会需求。但生活的本质与大众的需求之间到底谁为因果呢?
        读完小说,其实更想找出小说文本所展现出来的深层本质的内涵。在小说的后记里,作家的创作历程和心理历程则给了我们研评小说文本的更深路径。
        正如马克思在评判其年轻时的偶像黑格尔时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帝国,其理论体系与哲学观点的丰富与准确程度远远超越了以前及同时代的哲学家。但他理论的得出以及支撑理论的社会实践却刚好是颠倒的。如果我们把这个颠倒了的体系“颠倒”过来,那就是这个社会的哲学本质。
        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读完《奔跑的拖拉机》,再结合作家自己的后记,小说文本表象后的更深含义,则在另一种形式上显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作家自己所始料不及的。
        苏济阳的近乎完美,苏星的善恶有报,在浅层意义上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在深层意义上又符合社会的维系需求,在客观实践中却仅仅是某种道德评判的标准——有时,还不一定准确!
        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努力地去适应周围的现实生活,从表象看是一种无奈,往本质上讲是一种必然。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追求更上层楼的幸福原本无可非议。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看功名若云烟”的标榜,归根结底往往只剩一个原因:白花花的银元确实多得或曾经多得如同粪土,聊以自慰的名声在想像中早已直干云天!
        象牙塔顶也好,十字尖角也罢,愈是万众敬仰的地方,所能容人的空间自是愈小。不论是从逻辑推理上还是客观实践上,这都是颠灭不破的真理。倘若人参像狗尾草一样漫山遍野,那顶煞是耀眼的名贵中药帽子说啥也不能用红头绳系在它的头上。
        向更高处奋斗,既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法则,也是社会自身得以维系并前进的动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整个宇宙都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存在,任何生命体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借口。
        自身能发热发光的恒星从量上来说多得永远数不清,可能让地球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却只有一个;能够做出丰功伟业的个体比比皆是,提供这个机遇的平台决非仅凭能力就能获得。对等同你我的普通人来说,随遇而安不单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法则。不过,我们每一个人也必须明白:“放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的调侃虽然让我们窃窃自喜,聊以欣慰,现实生活却是不打折扣的,并非仅仅不是所有的猪都有这样的机会,在更多的时候,很多猪即使放在风口,也只会摔得鼻青脸肿。
        就如同人的出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也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既来之,则安之”的圣人遗训也绝非那样简单易懂。“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安身处世之准则也是他老人家七十以后总结出来的,五十五岁那年圣人才开始周游列国,其结果更是处处碰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固然可嘉,说早已知天命恐难属实!
        当然圣人是伟大的,其学识与思想早已穿越时空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吹毛求疵地追究一下他的生活细则,只是为了更好地向他老人家学习。要知道,圣人决非只是空洞的道德说教,世俗与理想之间“度”的把握上,他才是真正做到了游刃有余。
        杨光路创作《奔跑的拖拉机》,既是一种文学理想的追求,又是一种人生层次的显现。去收获更高的理想,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法则,更是一种社会动力与生存基础。
        二、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悲喜交加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功成名就的伟岸上,只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随遇而安才更是一种人生的常缘。
        圣人早已成泰山北斗,只能仰视。对于行走于地面土路上的芸芸众生而言,抬头看天,只是校正一下方向,这必有泥泞与坎坷的人生之路怎样走,还是靠你自己。
        泰山过高,北斗太遥,同行道路上,那个正在前方上坡的拓荒者才是我们的目标与榜样。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年轻人来讲,杨光路就是这样一个清晰准确的目标。
        作为一个早已享誉泉城的济阳籍作家,杨光路的文学创作正如他的人生态度:坚毅、执着,有着博学并不盲从的文学理念,更有着不畏坎坷积极向上的生活信仰。俗语说“文如其人”,我们从他作品的情节构思、语言提炼、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能读出他的生活态度。 (待 续)作者单位: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