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19 更新时间:2019-10-28

牢 记 使 命 永 奋 进

——记仁风镇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张法顺

        仁风镇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张法顺今年71岁了,这本该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年龄,他却不甘清闲,矢志不渝地怀公仆之心、尽奉献之责。白发犹将余热献,诚见丹心一片,退休以来,他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续价值”勉励自己,彰显了一名退休老干部党员的人格魅力。

高举旗帜 凝聚奋斗磅薄力

        “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张法顺活跃的生活圈,一直响彻着他的铿锵心声:而真正让初心始终闪耀,必须不断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
        想像画面,瞬间脑补: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迅即闪现,同时随之闪现的是他何以被“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老人”等诸多光环笼罩的答案。
        每天早晨,张法顺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毛主席著作》《邓小平文选》《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选编》等著作,开始新一天的学习。晚上七时,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夜里,常常戴上老花镜,再温习下早上做过的“功课”,圈圈点点,并写笔记。这一切,退休多年来他已形成习惯。
        张法顺风趣地说,各级、各单位组织党员学习,只要知道了有再大的事他也会一定赶去参加。今年国庆前夕的一天,他和老伴在自家院子升起国旗,看着国旗飘飘,他热泪盈眶,像小孩儿一样,一会进屋,一会出来看看,激动中下门台时,一不小心歪伤了腿脚,肿痛的不能着地了。不巧,第二天一早,村支部通知他参加党员学习,他让72岁的老伴司秀芬骑三轮车将他送到村支部办公室。
        张法顺说,学习就是好,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身上越有劲。通过学习,更加深了对党的关切、对群众的关心、对家乡的关爱。因此,近年卸任镇西瓜协会会长后,他又挑起了企业党委委员、镇西瓜协会党支部书记、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和村乡贤理事会会长等工作重担。无论多忙多累,他总把传播党的理论当作重要责任,不断到企业、下村、进西瓜棚,组织党员学习,讲党课,谈心得。更是常常借下村、进棚传播西瓜栽培、嫁接技术等机会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告诉党员干部和群众,引导大家对党怀揣感恩之心,坚定不移跟党走,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从而凝聚起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圆“中国梦”的磅薄力量。

执着播火 带领乡亲奔小康

        早在1999年4月,张法顺就陪同当时的镇主要领导从外地引进了冬暖大棚富硒西瓜栽培技术,遂成了这项技术的“宣言书”“宣传员”和“播种机”。
        他吃住在潮湿的育苗室育苗,连续多个春节都是在这里度过。他夜里巩固开发育苗成果,白天办大棚西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骑电动车到各棚手把手传授技术。几年下来,跑烂了20多双布鞋,骑坏了3辆电动车,整个人瘦了一圈。但2003年3月,当被宣布内退时他却说,“大家正需要我呢,我不能退呀!”就这样,他留了下来,主动当起“仁风西瓜协会会长”,一下拉起22个西瓜合作社。
        2008年,他年届60岁,该退休了,却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在工作岗位。这时,外地几家瓜菜生产营销公司高薪聘请他去当技术顾问,他婉言谢绝了。近年,镇领导关心他的身体不再让其担任西瓜协会会长了,他却又抢挑起了“企业党委委员”等工作重担。被群众热情称赞为“赶不走的西瓜专家”。
        在他和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全镇富硒西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无名到夺得全国名牌,扶摇直上,蓬勃发展,促使瓜农走向了富裕。现在,全镇富硒西瓜大棚已经发展到3000多个,总面积达5000亩,年总产富硒西瓜3500万斤,总纯收入达到2.8亿元,西瓜种植户人均收入2.8万元。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只有做到最好更好,才不辜负党对自己的教育培养。”张法顺经常拿这话提醒鼓励自己,而他脚踏实地的行动却鼓舞着身边的党员干部和群众。
        临近古稀岁月这几年,他向群众西瓜棚跑得更勤了,指导更细心了。还主动承担起亲手指导镇科技示范园管理技术的重任,两大排23个西瓜棚都挂起了他的“党员示范棚牌”,显示他的头像、姓名和承诺,使示范棚发挥着名副其实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增加闲置中老年人收入,他综合外地、外国发来聘用瓜菜嫁接育苗技工的信息,挤时间前往考察,主持了对中老年人瓜菜嫁接育苗技术培训,6年来,义务办培训班27期,并拿出自己5000多元退休金,购置刀片、钢签子、钻木苗、接穗苗等,用于教学、学员实习。目前已培训学员2000多人,成立起20多支瓜菜嫁接育苗队,分赴全国各地和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务工赚外汇。年总收入达 9000多万元  。侯家村53岁的侯永瑞夫妻在缅甸搞瓜菜嫁接育苗,年收入达26万元。

倾心参政 助乡村经济振兴

        有人问张法顺,:“你担任这么多职务,多头工作,每天这么忙,这些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时间,家里的事情都顾不上,这样值得吗?”张发顺只是莞尔一笑:“退休不褪色,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党员,唯有保持初心,不停地工作,才能为更广大的民众谋幸福。”张法顺始终不忘提醒自己,要不断以身作则,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更大力量。
        近几年,他离开育苗室搬到老家流河村居住,当起了“编外村干”,谁家吵嘴,村民之间闹矛盾,只要知道了,他一准前去说和。有时村民因事误会村干部,他一准调查清楚,对村民说明白。今年9月,群众反映村里麦口就铺了自来水管道,却一直不通水,这是村干部不作为呀。张法顺做了一番调查后说,你们冤枉村干部了,他们已作了详细调查,是有的地方挖渠,群众耕地损坏了几处管道,得收了玉米才能通接通水。一席话,消除了大家的怨气,增进了和谐。
        张法顺明知自己是位“挂号”普通村民,每天逗留村里时间也不多,可他总以“主人翁”姿态设身处地的为村里着想,积极参政议政,努力充当“村两委”的好参谋。流河村一直有玩鼓子秧歌的习俗,就和有同样习俗的司家坊村共同推崇这一艺术,却往往以司家坊村出名,有个别青年就不愿参加,为此,他跑腿操心做了许多说服工作,至今,鼓子秧歌已走向世界。
        过去,村里西瓜大棚建设分散,水、电、路、技术指导等服务很不方便。他向村里建议,扩大规模,集中建设,村里采纳了他的建议,正在积极调整建设中,将很快形成规模化、规范化西瓜种植园区。同时,在他的积极建议下,村里成立了30多人参加的瓜菜嫁接育苗队,他努力传授技术,帮助联系接收单位,使他们每年增加了不菲的收入。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张法顺边复述着习总书记的讲话,边袒露着心声,他说自己虽然是名年逾古稀的普通退休老干部党员,也应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坚守初心担使命,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只要身体能行,一定始终不渝坚持做下去。
 (冉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