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76 更新时间:2019-12-10

太平盛世话太平

◎周新民

        四、秦汉以后至北宋末年村落及文化遗迹
        自秦汉以后到北宋末年,太平境地有了基本明确的县域归属,但那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及文化遗迹很少能够传承下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基本都是明初移民后的村落,明朝以前的村落及文化痕迹,只是留载于人们的口耳相传和间或一有的实物佐证。
        (一)羊栏口汉墓
        2003年2月,羊栏口村村民在村西首挖鱼塘时,发现一座汉代石墓。经初步考证,这座石墓为东汉晚期墓葬。从墓中出土的石刻画像以及墓本身的构造来分析,墓主人至少应该是当时县令及其以上的贵族官僚。
        出土的画像中有一幅是描绘生活场景的,为我们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上层官僚的饮食起居的一个侧面。这幅画画面为两层楼阁,下层立柱左侧面对面站着两个人,右侧那个人手持芴板面对立柱;第二层楼阁上则有四个人,根据画面分析,应该是一个女主人和三个侍女,其中一个侍女手拿肉串,另一侍女双手端碗。章丘洛庄汉墓曾出土用来串肉的铁签子和烤肉的铁炉子。这说明在汉代,济南地区包括济阳在内就已经流行吃肉串了。
        羊栏口村在明清时期属于官庄村。所谓官庄村,是指明初移民后那些搬迁时来得较晚的移民,因为高岗上等地已尽被来得较早的和那些原著居民所拥有,他们只得选择低洼之地来建村立庄。
        低洼之地雨多积水,雨少冒碱,尽为贫瘠土壤。村民虽终年劳苦,在很多年份里仍不得温饱。官府特允许这些村庄少交,有的年份甚至不交皇粮国税,为示体恤将这些村庄命名为官庄。
        从羊栏口村向西向北,包括兴同官庄(今属孙耿)、二太平、大太平、药王庄、耀德庄、哈叭沟、老杨沟(今属跺石)等村在明清时期都属官庄地,由此可见,至少在明初这儿就是一片大洼,在那时应是下等地块。可羊栏口村西出土的这座汉墓,表明在东汉时期这个地方肯定是富庶之地,否则,这位被推测为至少是县令级别的贵族官员不可能把墓地建在低洼之处。
        根据相关史料,两汉时期太平辖区内属漯阴、著县等地,旧传漯阴县城曾在今孙耿街道办驻地附近,著县县城曾在今新市镇驻地附近。从羊栏口南行至孙耿和北行至新市,距离基本差不多,都是十多公里的样子。不论这位贵族官僚墓主是属漯阴还是著县,都在证明着一个事实:那就是东汉时期的土地面貌与明初相比有着较大差异。从羊栏口往西往北这片方圆十多里的大洼在明初之前就已形成了,但在东汉时期则肯定不是,从东汉到明初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沧海桑田的巨变,这座古墓就是历史的见证。
        从羊栏口往东七、八公里,就是邝冢遗址和邿城村,邝冢遗址里也曾出土了东汉时期的陶罐、陶壶等生活用品,进一步丰富了两汉时期现太平辖区内百姓们繁衍生息的生活场景。
        (二) 庙廊
        庙廊,旧称庙廊务,明万历版《济阳县志》称为小郎务,明确记载该镇是当时的全县十五镇之一。清乾隆版《济阳县志》记载除县城外有二十一镇,庙廊也是今太平辖区内唯一的镇。虽然在前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那时的“镇”与现在的“镇”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无论是从史料记载还是老百姓口耳相传,从建县伊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在现在的太平境域内,不管经济还是文化,庙廊都是最主要的中心。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曾任山西按察司佥事的济阳人江南应约写了一篇《重修北极庙记》。文章开头说:“济阳之西去,城一舍许,务名小郎,古邿城之西南雄镇也。”江南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进士,用“古”字来定义邿城;用“雄”字来形容小郎(即现在的庙廊),一是说明邿城村历史悠久;一是说明小郎务作为一个集镇,那个年代也应是繁华的。而他笔下记载的北极真武庙就在庙廊北街,直到解放后还香火不断,后来还曾做过庙廊北街的学校。
        在庙廊,村民们口耳相传说本村在隋朝以前叫范家,看来范姓是当时的村内大族,亦或是独姓村庄也未可知。到了隋朝时,范家出了个小郎官,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小郎官,就把村名改成了小郎务。这个传说在解放后基本得到了证实。
        解放前,庙廊的西北角上有一片坟地,当地的人称之为范家坟。范家坟上有一块石碑,因年代久远,石碑大部分沉于地面以下,地表之上也就有十厘米左右。1953年,当时的县政府要求把全县所有的石碑都集中到起来,以用来修建黄河大堤。村里便组织人员挖出石碑。石碑出土后,上面的碑文依然清晰可见。参与挖掘包括看热闹的村民只是对石碑的外形之庞大啧啧惊叹,对上面的文字却不感兴趣。这也难怪,因大多数村民并不识字。
        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村民挖掘施工的是本村的文书王玉官。王玉官粗通笔墨,在当时及以后是附近十里八村的名人,既能给人家写帖子、看日子、看风水,又颇懂一些中医理论,尤其是在治疗妇女及婴儿的产后风方面,医道娴熟。治愈了很多病例。
王玉官虽然文化功底不深,仅仅读过三年私塾,却对传统文化比较热爱。长大后的种种技能,大都是边读书边摸索,自学成才。在那个年代,人们写字就是用毛笔,携带不方便,更何况碑文皆是竖体文言文,他也认不好。但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他很用心地记住了石碑的正面文字:隋朝兵部侍郎小郎官范麟轩之墓。回家后,他便认真地记在一张纸条上,并把纸条贴在北屋的中堂上,以让后人记住本村的历史。
        石碑的出土及其上面的文字充分证明了庙廊这个村最晚也是在隋朝就有了。明朝的县志中尚且称之为小郎务,那么庙廊的称呼肯定要晚于明朝。清乾隆县志中已称之为庙廊务。老百姓口耳相传的说原村名叫范家,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庙廊村最后一名范姓男子叫范友,1940年前后去世。现在村中很多居民都声称自己家的老宅基就是祖上买的范姓人家的土地,说范姓居民在这个村庄内繁衍生息了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应该是有根有据。
        (三) 邝家
        本辖区境内最早出现人类活动遗迹的邝冢遗址,考古人员在此也曾挖掘出属于汉朝时期的陶罐和陶壶,充分证明了汉朝时这儿也有百姓居住。
        邝冢遗址之所以称之为邝家冢子,就是因为它在邝家村的西南角。邝家村是一个杂姓庄,有候、张、吕、李、杨、艾等多个姓氏,却单单没有姓邝的。据村中老人们谈论,说是一百年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还有两位邝姓老人,但现在村里的大多数居民连这个传闻也很少知道了,不过村庄既然以邝姓为名,那么说相当年村里的百姓以邝姓为主是肯定有道理的。至于现在的村民没听说过村里有姓邝的人家,反而证明了邝家村的历史也应当是比较久远的。
        现在济阳区境内包括太平办事处的各村村民大都自称是河北枣强移民的后裔,邝家村的现有居民亦是如此。我们可以推断,邝家村应该至少在明朝以前就有。根据邝冢遗址出土的文物来分析,既然邝冢之上自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都有人在此居住生息,那么该高岗之地旁边的这个小村庄形成的年代恐怕不晚于东汉,至少也是隋唐就有吧。当然,这种认识还仅仅是推测,尚缺乏有效佐证。 (待 续) 作者单位: 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