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00 更新时间:2019-12-12

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两化融合”深入开展

区工信局攻坚克难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

         本报讯 2019年以来,区工信局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等层面统筹发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践行新发展理念,培育新发展动力,厚植新发展优势,着力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两化融合”踏上“新征程”
 

         区工信局抢抓携河发展机遇,全面把握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以云计算技术和平台为支撑,以云计算产业链合作和生态体系建设为途径,以构建云计算应用服务体系为保障,组织实施“企业上云”行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立足我区优势资源,协同多方骨干力量,按照“政府引导与企业自愿相结合、政策性引导和货币化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引导企业积极融入云服务平台,共同参与云平台建设与推广。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根据其信息化发展基础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企业上云” 策略。中小微企业首先实现云计算初级应用,大中型企业通过“移动化”改造、“互联网化”升级、“智能化”提升等途径逐步实现云计算深度应用。截至目前,全区企业上云850余家,提前完成了三年行动目标,已为企业申请上云补贴奖励资金近30万元。
         利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而提升小微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组织了规上工业企业在内的74家企业进入“两化融合”管理系统进行问卷填报自评估。形成区域、行业、企业等“两化融合”数据地图,精确掌握我区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报工作,今年新增3家企业申报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经过多项措施推动,我区“两化融合”对传统产业提升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渗透不断加深,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以上,制造企业在精益管理、风险管控、供应链协同、市场快速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二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综合集成水平持续提高,一批企业已经具备了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智能机器人、智能机械等产业兴起。三是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济阳液压升降平台是济阳除食品之外的又一重要产业集群,占全国液压升降平台的产业份额一半以上, 是济阳工业电子商务、工业个性化定制的典型代表。借助阿里巴巴、慧聪网、中国制造网等第三方信息平台销售,通过百度推广等方式推广自建网站, 电子商务的线上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50%以上。
 

加快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移动通信跨入“新时代”
 

         区工信局以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济南市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0 年)》出台之前,先行先试,率先部署,向区政府提出先期13个5G基站建设计划并获得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按照“政府主导、铁塔统筹、共建共享、服务社会”原则,超前部署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加快推进车站、广场、政务中心、文体场所、医疗机构等城市核心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 5G网络部署,截止目前,已建设5G基站76处,5G信号正陆续全面覆盖南至黄河大街、北至上好佳路、东至经二路、西至国道220线的广大范围。并在济北开发区管委会、移动营业厅设立5G应用试点,全面展示5G网络应用所带来的快速便捷全新体验。在区工信局协调推动下,铁塔公司、各通讯运营商加紧部署,2019年底前将建成5G基站98个。明年6月底建设5G基站达到200个,投资达2000余万元,基本实现我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扎实推进杆线综合整治城市面貌焕发“新容光”
 

         城市道路两侧的架空线缆,不仅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更是抹黑城市环境的“蜘蛛网”。区工信局为清理这些城市治理顽疾,实现城市环境提升,动员各方力量,使出浑身解术,“剪头发”、“扎辫子”,清除数万米废缆,让城市彻底净起来,还百姓清爽天际线。截至目前,全区共入地线缆 40千米,捆套梳理线缆 57 千米,剪除线缆36千米,拔除废弃线杆 117 个,粉刷更新光缆交接箱 230 处。共整治住宅小区20处。全部入地道路7条,长度约为35千米,占全区主干道路长度的45.8%。杆线整治共完成道路街巷 34 条,覆盖我区全部24条主次干道(总长度约77千米),实现整治覆盖100%。
         我区地下管道、线路错综复杂、涉及的权属单位较多,设备安置的空间也较为有限,并且架空线入地工程可能会涉及的掘路、站址选择、管线铺设等工作,需要时间与相关单位、商户和群众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些客观因素使得架空线入地工作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区工信局联合各通信运营商对城区道路进行逐一实地排查、梳理。针对我区弱电管网历史遗留问题多,线缆入地困难问题,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向区政府常务会提交了关于杆线入地工作的方案,明确了修缮管道、合理利用闲置管道,实行第三方专业管理等措施,让架空线缆入地工作全面驶上“快车道”。
         “一条道路一种情况,特别情况特别解决”。“一路一方案”,对于同一条道路整合各运营商的问题全部汇总于一个方案,线路更加清晰、合理,减少了冲突和重复性工作,实现了规划精细化、施工精准化。以安康街路段为例,在规划编制该路段的“一路一方案”时,工作人员根据上述情况,采取隔段地下穿送管路的策略。考虑到该路段两侧有居民小区以及商户等,一般情况下人流、车流量较大的情况,采取避开交通高峰期,利用早八点前、晚六点后的时间加班加点、连夜赶工。部分路段使用顶管代替管道铺设,9月中旬完成了引上、管道铺设等工作,10月中旬完成了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线路安全割接工作,实现了安康街全部线缆落地入网。10月18日傍晚与交警等部门配合完成架空线缆的撤除工作,10月20日全部完成废弃线杆拔除和杆基修复任务。安康街通讯线缆落地入网工作全面完成,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入地节约了地面资源和空间,为科学有序地使用道路两侧地面空间提供了条件,并且为后续的通讯设施的维护管理提供了便利。
         随着杆线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区较好地改变了通讯基础设施管理落后的面貌,使城市环境和通讯设施管理均得到极大提升。目前弱电线缆入地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生活日报、山东法制报先后对我区杆线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许荣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