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73 更新时间:2020-02-21

哪有来日方长

        依我浅见,“来日方长”是世间最糊弄人、耽误人、嘲弄人的一个词。因为,逝者如斯,韶华难留,哪有什么来日方长?文化达人高晓松就在自己的五十岁到来时大发感慨:“努力要趁早,哪有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如果拿来劝解别人,还算是善意的谎言,劝人不要急,慢慢来,切难事都会化解。如果用来开导自己,那就无异于自我麻醉,谁都知道来日并不方长。来日方长,对青少年还多少有点道理,毕竟他们后头的日子还多,有浪费的本钱;对中老年来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中年人已日过中天,好日子所剩无几,不抓紧点,很快就步入老年行列;而对那些去日无多的老年人来说,这个话则无异于巨大的讽刺。
        古往今来,那些贤达英杰都拒绝用来日方长来安抚自己,而常为时间过得太快而遗憾,激励自己不虚时光。睿智谈定的孔子在冷眼旁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豁达乐观的东坡则长叹不已:“哀吾生之须史,美长江之无穷。”浪漫豪爽的李白想拉住飞逝的时间:“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洒脱达观的陶渊明则自我激励:“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当代诗人臧克家自励:“老牛也知韶光短,无需扬鞭自奋蹄。”
        来日方长,容易成为人生麻醉剂。总有人觉得,以后还有大把时间,何必急急赶路,匆匆办事。结果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回首平生-事无成,最后不得不伤感地自怨自艾,悔不当初。还有一种人,胸有大志,贡献卓著,但又恨做事太少,贡献太小,每每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砥砺自己“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来日方长,可能会成为人生懈怠的理由。既然时间没有弹性,不可能用金钱、权势、名声或其他东西来交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珍惜时间。一是适 当减少娱乐休息时间,增加工作学习时间;二是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更多有意义的事;还有一个办法是“偷时间”。书法家范曾说过:长年累月,我都是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就是为了给自己偷点时间来读书作画。这样一来,挤时间加“偷时间”,再加上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也就等于变相延长了属于我们的时间,堵住了荒废时光的漏洞,弥补了没有来日方长的缺憾。
        放眼古今中外,那些抱持来日方长观念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大作为、大出息;不信来日方长的人,朝乾夕惕,夜以继日,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请在我们的人生词典里开除来日方长这个词,倍加珍惜生命,永远不虚时光,以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换来一份可观的人生记录。(摘自《陈鲁民自由谈微信号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