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8 更新时间:2020-04-30

直击痛点 攻克难点

回河街道“风险点20条”为违规三资合同清理“立规矩”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三资”清理工作,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前期“三资”清理基础上,回河街道出台《关于集中清理处置农村集体“三资”违规合同的指导意见》,对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易出现的违规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出20个常见风险点,指导各村(居)按章清理、依法处置各类违规合同。

明确标准  分类处置

        在深入学习《合同法》、《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到村调研发现的问题,将农村“三资”合同违规问题归结为合同内容、订立程序、合同履约三大类型,详细列明各类问题的具体表现方式,如标的和数量描述不清、合同期限超过法定最长期限、土地的征占补偿不明确及征占时地上附着物的归属约定不明确、不按合同内容履约、未通过民主程序等,并分别提出参考处置意见,为各村(居)不规范合同集中清理处置行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力求解决村干部不会清、不敢清的问题。同时,《指导意见》阐明了各级干部在违规合同清理工作中的纪律责任,剑指部分村干部不想清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部门联动  合力施策


        在前期进行的“三资”清理工作中,街道党建办、“三资”管理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纪工委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指导小组,统一设计了“三资”清理自查评估登记册,分为货币资金类、库存物资类、对外投资类、资产类、在建工程类、资源性资产、债权类、债务类、经济合同类9类,并结合实际,在表册中固定了需要登记的常见项目,避免了漏项,做到清理无死角。为提高效率,将“三资”清理与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相结合,同谋划、同推进,并作为村庄规模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来开展,实现多方共赢。在清理行动中,党建、纪工委等部门对违规使用集体“三资”的党员、村干部、退养干部,重点教育引导,督促其带头整改落实。

强化指导  长效规范

        为确保工作效果,街道指导小组采取到村实地查看、与村干部座谈的方式,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强调,村集体“三资”清理与违规合同整治,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须做,也必须做好。此次集中清理工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规范管理为目标,确保清理后各类合同当事人、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详实清楚,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的方法约定明确,合同按约定条款履行无拖欠,并对清理规范后的合同重新编号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同检查机制,对新达成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违法、违规等行为,依法指导和督促其调整和规范合同。(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