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95 更新时间:2020-05-20

秦桧辣手报复前任宰相

        1147年,浙江台州出了一桩稀里糊涂的民事纠纷案:一个名叫吕摭的官二代,突遭举报。举报人说,吕摭大逆不道,竟与庶母(其父亲的小妾)私通乱伦。这在当时是十恶不教的罪,严重程度与谋反相当。

秦桧的阴谋

        据吕摭自己说,他是遭到小人的诬告。可是台州知州不信,每天都把吕摭揪出来过堂动刑,打得皮开肉绽。知州向吕摭承诺,只要签字认罪,就不再打他,还会法外施恩。吕摭不得已,签字承认自己与庶母有奸情。谁料知州不但没轻判,还把吕摭摁进囚车,押解给浙江提刑司。提刑司看了供状,建议死刑,又将吕摭押解到京城临安,交给奸相秦桧来处理。
        秦桧以最快的速度将吕摭写进死刑名单,以最快的速度交给宋高宗御笔勾决,又以最快的速度让刽子手砍下了吕摭的脑袋。
        后来南宋史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分析认为,吕摭是冤枉的,举报人是受到指使,故意栽赃陷害。而台州知州也是因受到指使,才将吕摭屈打成招。整个事件幕后的策划者,正是秦桧。秦桧与吕摭并无过节,但与吕摭的父亲吕颐浩有过节。
        吕颐浩,生于山东济南,24岁中进士,但因朝中无人,30岁才得以做官。北宋末年,吕颐浩被金兵俘虏,又侥幸得到释放。宋高宗即位,他受到重用,防守长江,收抚土匪,筹措军饷,又在金兵围追堵截之下,跟随宋高宗在江南各地辗转流亡。
        1129年,苗傅与刘正彦两位大将在杭州兵变,逼宋高宗禅位给太子,史称“苗刘兵变”。驻防南京的吕颐浩收到儿子吕摭的密报,立即召集韩世忠、刘光世等武将,平定兵变。宋高宗感激涕零,让59岁的吕颐浩做了右丞相。

结怨的由来

        平心而论,吕颐浩才能出众,胆气过人。但南宋大儒朱熹对他评价却不高,认为“这人粗”。粗指的不是没文化,而是性格粗鲁,我行我素,经常不把朝廷规矩和法律条文放在眼里。哪个下属不顺从吕颐浩的意思,他就上去扇人家耳光。
        一个小吏触了他的霉头,吕颐浩竟然一巴掌打飞人家的帽子。小吏叫屈:“自太祖皇帝以来,我朝还没有宰相打飞官吏帽子的先例。”吕颐浩蛮横地说:“没有这个先例?那我吕颐浩就开创这个先例!”
        老将刘光世认为吕颐浩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吕颐浩听说后,给刘光世穿小鞋,把他的俸禄降了一半。岳飞带兵有方,吕颐浩一边提拔岳飞,一边严加防范,不让岳飞接近宋高宗,以免有一天盖过自己。
        1130年,宋高宗见吕颐浩越来越专权,暂时将其罢相,让他去镇江驻防,然后提拔看起来比较懦弱的秦桧当宰相。但秦桧资历太浅,不能服众;所以在1131年,宋高宗不得不让吕颐浩重回相位,与秦桧一起协理朝政。当时吕颐浩为左仆射,秦桧为右仆射,按规矩左相比右相高半级,所以吕颐浩处处压制秦桧,两人由此结怨。
        吕颐浩执政时间长,许多御史、翰林学士和带兵的将军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他授意老部下们告秦桧的状,导致1132年秦桧首次罢相,两人结怨更深。
        1139年,吕颐浩病逝,秦桧重登相位,开始报复吕颐浩的儿子吕摭。当年“苗刘兵变”,吕摭偷偷送出密信,也算是宋高宗的恩人。想除掉皇帝的恩人,用贪污受贿或结党营私的罪名都不行,秦桧干脆从伦理角度栽赃陷害,宋高宗想保都保不住。于是吕摭被杀,吕氏一门被破。(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