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第一季度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我区位列第二组第一名
济阳“建管并重”打造高品质大美新区
初夏时节,漫步济阳街头,绿树成荫,街道干净整洁,微风携带着缕缕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心醉。人们不觉为越来越洁净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秩序点赞。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不断深入,市容环境的不断提升,也让生活在济阳区的居民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的变化:市政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市容环境越来越美了,人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了……
在4月16日召开的全市第一季度城市管理综合考评点评视频会议上,我区以849.97的总分位列第二组第一名,奖励80万元。这是对我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肯定与褒奖。今年以来,我区不断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建管并重,加快推进棚改旧改、拆违拆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展城市空间,坚定不移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全力打造“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城乡形象,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城乡“颜值”“气质”同步提升,彰显新区魅力。
注重规划引领 建设现代城市
注重规划引领,高标准对接全市规划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区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大力推进东城区有机更新,加快力高未来城、绿城荷畔春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让老城焕发新活力。继续完善滨河片区城市设计,聚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楼宇、高端服务、现代金融,着力打造城市新中心。
2019年,我区实施了老城片区三期征地改造拆迁工作,完成拆迁2611户、31万余平方米,老城形象逐步改观;开展了城区产权调换、滨河、菅家、富阳、凤凰、建筑公司6个安置项目建设,对雅居园六区和武装部宿舍楼2个老旧住宅小区实施了集中整治,城区面貌环境显著提升。今年,全区将实施老城片区四期征地拆迁改造工作,拆迁2300户、3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老城片区改造。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严格落实“零容忍”“零死角”“零增长”要求,继续加大拆违拆临力度。继续实施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这一惠民工程,同时,启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结合济南市“绿城”“花城”建设行动,今年,我区计划将正安路、黄河大街、纬二路三条道路打造成花卉景观大道,将城市之星南北街打造成一条花漾街区,对新元大街与国道220线、永康街与国道220线、经二路与华阳路3处主要路口的节点进行改造。
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要想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就必须要更加注重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区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美、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坚持一个“严”字,突出一个“实”字,开展无盲区、无死角的巡查治理,抓好市容市貌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乱张贴、乱占道、乱堆乱放等各类市容乱象整治行动,推动城市环境提档升级。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落实“严查、严管、严控”基础工作,巩固整治成果,以“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使街容街貌“杂乱无章”成为“过去式”。
一座洁净宜居的城市,是人们美好生活的起始。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它不仅反映着城市的面貌,而且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面貌,我区注重精细化管理,用“绣花功夫”推进工作,探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效果明显”的作业模式,构建起了无缝隙、精细化、高颜值的洁净城市新样板。道路保洁方面,尤其注重精细化管理。对于城区快车道保洁,在人工“一日两普扫、全天候拣拾”作业的基础上,全部启用机扫和洒水车辆,歇人不歇车,机扫增加1次、洒水增加2次作业频次,机械化保洁实现了由重点路到全覆盖保洁;城区慢车道和人行道保洁,采取“人工+机械”联合冲洗方式,保洁员和洒水队员密切配合,实施夜间冲刷作业,深度保洁,降温除尘。
开展绿化带、井篦子、树穴专项整治,每日巡回拣拾绿化带垃圾,每周两次冲洗井盖、井篦子和垃圾点油污,不间断清理树穴内垃圾污物。增加道路保洁员、清运员、公厕保洁员数量,统一配备扫帚、铁锨等作业工具。严格落实“定人员、定时间、定路段、定岗位、定作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和督导连带责任制,对市场化保洁公司加强监管。
在做好日常绿化工作的同时,我区还重点对绿化带内的“超高土”进行了清掏,较好地缓解了“超高土”问题,有效减少了路面污染和扬尘,有利于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雨水收集量,大大提升了道路景观效果。同时,针对健康街、纬一路等老城区行道树树穴小、土壤变碱等问题,采取扩大树穴、改良土壤等措施进行复壮。(刘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