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05 更新时间:2020-05-28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安全发展

——访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协彬

         近日,记者就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有关问题采访了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协彬。
         记者:《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应急管理局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协彬:我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全局人员进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组织全局人员对《条例》进行了学习,让全局人员吃透条例精神实质。将条例的精神实质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去。二是研究部署优化环境工作。召开了班子成员会,研究部署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严格落实区推行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结合省应急厅的行政执法平台,进行执法公示,接受省、市的执法监督和巡查。三是修订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修订完善了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制度》,共计21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执法人员文明用语,对全局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了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
         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你局如何处理服务与执法问题的?
         王协彬:有的人认为,我们行政执法部门就是执法,不存在服务。其实,服务和执法并不矛盾,我们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是监督、管理。从管理方面讲,我们有业务指导的职责,我们的业务指导就是对企业的服务。
         为保证我区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特点、不同企业类型,我们狠抓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能力,以此来提高我局的工作服务质量。
         业务指导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政策实施。主要是政府即将开始推行的新政策的目的及具体措施和步骤。二是国家制定的企业应遵循的相关标准。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方面的安全距离、生产工艺设置的具体要求,还有应该安装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等相关要求。三是严格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看企业哪些工作应该落实到位,哪些行为不应该有等。
         记者: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应急管理局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协彬:我们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注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上级政策的学习研究。对于上级的政策、文件精神,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吃透、弄懂。只有把上级的政策、文件精神吃透了、弄懂了才能知道如何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很好的指导企业落实上级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二是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学习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到企业指导工作,必然要用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我们工作人员都不掌握相关标准,不但无法指导企业工作,而且还可能让企业受到损失。我们到企业是帮企业落实应该做到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力争做到一次性把企业应该做到的内容全部讲清楚,让企业有一个统筹安排工作把应做的工作一次性做好的方案。让企业感觉到我们工作人员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强化全局工作人员的良好服务形象。我们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要求给予指导时,我们首先要做到有求必应,即使当时不能前往,也要说明不能立即前往的原因,不要让企业有“门难进、脸难看”的感觉。其次,我们给企业指导业务时强调我们的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要有耐心、说话语气要心平气和。不能让企业感到工作人员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能对企业人员冷言冷语,不要带着批评的口气去说教,让群众感觉到我们就是一个真心为企业服务的部门。
         记者:《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应急管理局是如何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执法的?
         王协彬: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了《行政执法不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有关规定》。2018年,我局就启用了平台执法。省应急管理厅开发了行政执法平台,要求各市、(区)县都要使用行政执法平台进行行政执法。省、市、区三级,共同使用一个执法平台,省、市、区都有网上执法巡察人员进行执法巡查,执法人员的执法文书都要上传到执法平台,执法平台和省里的公示平台相连接,执法情况要在公示平台上进行公示。
         我们行政执法部门,每月都要对当月的执法情况进行汇总,将当月汇总的执法情况填入应急管理部的直报系统,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对我们(区)县的执法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情况公示。通过这两个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随意执法”的现象发生。
         其次,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有效监督。我局早已公开了举报电话(0531—84218266),随时接听群众的举报和投诉。我们区的12345热线电话,也是群众投诉举报的途径之一。另外就是通过司法途径申请法律救济。如果对执法人员的处罚有异议,可以进行陈述和申辩、也可以进行行政复议,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通过司法途径是有时限的,具体的方式,执法人员会告诉被处罚者。
         通过以上的措施能够很好的保证执法人员进行公正执法、公平执法、不随意执法。做企业守法经营的保障者,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