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85 更新时间:2020-06-28

侯莹琨:让执法有力度 更让法律有温度

        侯莹琨,女,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从事控申工作10年,工作中的她始终面带微笑,耐心、细致、文明、热情的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多次获得院“先进个人”及省、市院“业务标兵”称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把青春奉献在了控申岗位上的老兵。她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以争创“文明接待室”为载体,以集中处理涉检上访工作为重点,严格执行首办责任制,为构筑和谐社会全力维护稳定大局,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如一日  勤奋工作  爱岗敬业

        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服务群众,面向社会、做好社会维稳工作的重要窗口,接待不同诉求的来访群众是控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看似简单的接待工作,要让来访者满意是很不容易的,侯莹琨作为一名控申老兵,她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控申工作就是用我的法律知识,帮群众换一个明白”。2017年的一天,检察院控申大厅迎来一位情绪非常激动、为了儿子被打的事情上访十几年的老大娘。经过耐心询问和查看老大娘的上访资料,侯莹琨意识到大娘所反映的问题是件普通的人身伤害责任纠纷案件,并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应当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是因为没有相关意识,这些年大娘未走法律程序,也未准备相关证据,现在可能无法有效解决。本着不推、不拖、不压、不误原则,侯莹琨逐条给老大娘分析,从事件的性质到处理的方法,从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到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尽量把专业的法言法语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解释,老大娘终于释怀。对大娘来说这次来访了却十几年的心结,对侯莹琨来讲这只是十年控申工作中的一次普通接访,2010年从事控申工作以来,她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以大厅接访工作为依托,以极大的爱心、耐心、责任心默默无闻的在控申岗位累计接访2000余件,3000余人,处理群众来信、来电700余件,办理举报初核、刑事申诉、司法救助等案件100余件。

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需要
以人为本  勇于创新

        日常工作中,侯莹琨善于发现问题,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提出富有见解的思路,拿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2020年伊始,一场空前的疫情袭来,全国上下都进入了一场严格的防疫抗疫战争中,在此期间有一个四岁小男孩文文的家庭却陷入了一场灾难。文文的母亲被其父亲故意杀害致死,文文只能跟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的76岁祖父和94岁曾祖父一起生活。从刑检部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控申部门迅速出动,侯莹琨作为承办人积极了解相关案情,与文文爷爷、伯父进行沟通,告知其申请司法救助相关情况。之后经过多次向领导汇报、研判,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她们积极探索“不见面”调查模式,通过电话办公、微信视频通话调查等“非接触式”办案方式,完成案件的调查核实,仅用半个月时间迅速完成案件审核,及时向文文发放2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检察温度。结案后侯莹琨她们没有停止对文文的关注,仍在积极与民政、扶贫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为文文一家争取更多的社会救助,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救助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她说“案件的了结并不是终点,在检察力量能够发挥的最大能量下,切实的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的困难,才是检察工作的职责和初心”。

拓展工作外延  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

        扎实走群众路线,时刻关注民生,一切工作为了群众,一切工作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这是济阳区人民检察院控申部门的工作指针,普及群众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该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这些举措让控申干警与群众打成一片,让检察机关更接地气。侯莹琨十年控申工作中她经常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深入乡镇农村,结合工作中接收到的群众反映比较集中问题,多次进行普法宣传和走访,和他们一起沟通、交流,积极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寻求解决办法,积极维护地方稳定,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积极评价,都说她是百姓的“贴心人”,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检察机关的柔情和温暖。侯莹琨作为一名把青春奉献在控申岗位上的“十年老兵”,始终坚持秉公执法,廉洁自律,把亲民便民、利民、爱民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了让执法有力度,更让法律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