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黄河文化 打造善美济阳
党史研究中心 肖端良
在2019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恢复国家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探求济水顽强高洁的精神,感受黄河雄浑大气的文化,回顾济阳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找寻国家战略下的努力方向,对于我们济阳这座黄河岸边既年轻又古老的小城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济水与济水精神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水系,曾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沧桑变化,济水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四渎”中唯一已消逝的河流,唯有因其得名的济源、济宁、济南、济阳等地,旖旎在人们的视野中,追忆出古济水的走向。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早在有人类活动之前就在神州大地上奔腾不息了。上古时期,已经和华夏民族祖先的活动融合在一起。《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曾治理“九川”(弱水、黑水、河水、汉水、江水、济水、淮水、渭水、洛水),济水为其中之一。孟子有言“禹疏九河,导济入海”。《尚书•禹贡》对“大禹治水”有描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大意是: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源头以地下水的形式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涌出地面,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再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开始名为济水。然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河南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水第三次潜入地下至山东定陶,再次浮出地面与北济水相汇合于巨野泽,在梁山、东平一带出巨野泽后,与汶水相汇合,再向北向东经过济南注入渤海,谓之“三隐三现”。
公元1129年,济阳置县,因位于济水之北,故称济阳。济水由今回河街道任家岸村流入县境(任家岸村以上时属历城县),沿济阳南部边界蜿蜒流向东北,经王圈、马圈、老桑渡进入滨州市惠民县境,过境流长42.5千米。济水为地下河,水面宽阔,“四五十丈不等”,水流平稳,素通舟楫。济阳顺河航运上通泺口,下接惠民、利津、垦利等县入海,明清之际,盐运往来,非常兴盛,所以济水被称为“盐河”。另外,境内的土产外销、货物进出也依赖“盐河”。济水给济阳人民带来舟楫便利、物流畅通的同时,也为这方热土增添了无限景致,列“济阳八景”之首的“济水澄波”即源于此。明万历《济阳县志》(卷九•艺文志•诗)记:“郭之南百步许,清河环抱如带,水色溶溶,浩荡无际。每秋清波静,载酒遨游,不知身在尘世中也。”诗曰:“渺渺仙源碧一泓,却看迢递转孤城。烟波深锁苍龙动,风日偏宜彩鹢横。影接长空天际暝,光涵白练望中平。临流漫有乘槎兴,歌罢沧浪万古情。”
先秦时期,济水包括黄河南、黄河北两部分:“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禹贡》),这是河北部分;“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禹贡》),这是河南部分。两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入渤海”(《菏泽县志》)。
济水穿越黄河,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由于黄河浸淤,东平以西的济水湮没,东平以下的济水改称大清河,济水始有“清河”之名。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沿途最大的湖泊巨野泽逐渐被黄沙淤积,现已经见不到巨野泽的痕迹了,曾经济水安宁北上的济宁市也早已看不出与济水、黄河的关联了。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夺大清河东阿至历城间河段,在历城东北脱离济水故道,东北流至利津入海。大清河北移后济水下游故道经疏浚治理后,称小清河。现在黄河山东段的一部分和小清河的一部分,就是原济水故道。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使济水彻底从地图上消失,淡出人们的视野,只留下一段段古老而又美好的传说。
在古代,济水的地位非常显赫。古代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 “五岳”和“四渎”。传说,在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曾在河北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济水源头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 唐末五代时期的高道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定在古历的八月十五日,这是源头。自此,历代皇帝就有了每年到天坛山祭天的传统。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就在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荣光是无可替代的,她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故而成为炎黄子孙的象征地。
就物质文明而言,济水蕴育了流域内农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为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水利条件;流域内布满了先民生活的部落——仰韶、大汶口、龙山、岳石等文化遗址,是中原先民文明的发祥地。
但从精神方面来说,济水又不同于一般河流,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秦汉以前,济水流量巨大,独流入海,可与江、河媲美;秦汉以下,济水流量逐渐呈下降趋势,再无法与江、河相提并论。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哉?”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开元盛世之时,正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世人眼中,孱弱的济水能位列四渎,独流入海,其精神是极其顽强的,备受世人敬仰也正是济水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进取精神。二是对古人而言,济水虽位尊“四渎”,却波澜不惊,文质彬彬,这种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的秉性,正是仁人君子们所毕生追求的境界。再有,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穿越黄河,三隐三现,溢出后依然清彻,更是被古人赋予了至清远浊、坚守其节的高洁品性。再者,古代人们常把品德高尚、不慕富贵的文人志士称为“清流”。正因如此,济水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氤氲在代代中国人的血液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题济水》)赞济水之顽强,以“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唯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题济水》)赞济水之高洁。北宋名相文彦博用“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题济渎》)概括出济水顽强与高洁的品性。一脉济水,三隐三现,独流入海,至清远浊,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高洁品格与济水源头王屋山的“愚公移山”精神遥相呼应,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济水,这条古老的河流不仅对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今天,它也同样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与黄河文化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黄河在从东明入山东境,经9市25个县,在垦利注入渤海,河道628千米。黄河自谢家村入境济阳,流经崔寨、回河、济阳、曲堤、仁风等5个镇街,于老桑渡村出境入惠民,流长56.5千米,堤防60.7千米,是山东沿黄河道堤防最长的县区,也是受黄河泽被及影响最大的县区之一。
位居民国时期“济阳八景”之首的“柳岸行吟”,即源自夺济入海后的黄河。民国《济阳县志》(卷一·舆地志·八景)记:“郭之南数十武,为黄河北岸大堤。其平如砥,两旁率树阴浓,寥天若幕。每当春秋佳日,循堤散步,沁人心脾,正不知扑去俗尘几斛也。”诗云:“黄水天上来,长堤平于坻。绿树布浓荫,凉飙透肌理。岁岁庆安澜,四郊欢声起。”奔腾不息的黄河,激荡济阳文化气象。
黄河是一条自然之河,波澜壮阔;也是一条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黄河,不仅哺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还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摇篮,黄河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孕育发展史。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早在110万年以前,西侯度人、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北京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黄河流域内生息繁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夏始祖“三皇五帝”都在此留下了痕迹。夏、商、周、秦、汉、唐和北宋都在黄河流域建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4座。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就已出现青铜器及铸铁柔化技术。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最早的城市在这里显现雏形,最早的青铜器、最初的礼法制度出现在这里。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宛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两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分布于黄河上下,较为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脉络。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资治通鉴》等大量文学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大量科技成果,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北宋以后,虽然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仍处于重要地位。这一切的一切都与黄河沃土的滋养息息相关。所以,1947年在陕西佳县,毛泽东主席曾深情地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炎黄子孙一方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生生不息,但又因其下游河道的“善淤、善决、善徙”而受害不已。由于黄河中游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经常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过去的黄河一半是黄河水,一半是灾民泪。数千年以来,黄河又以“人间害河”“地上悬河”著称于世。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946年前的人类历史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大的改道就有26次。河道变迁的范围可谓惊人,西起郑州附近,向北曾经改道经海河,出天津大沽入海,向南曾经夺淮河入海,最南处是注入长江入海,纵横达25万平方千米。地上悬河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中华民族头顶之上,随时可能落下,无数次一泻千里,淹城没地。古都开封,曾有8次被埋入地下。鲁西南、苏北、皖西北等地,很多城市曾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昔日的济阳也曾多次横遭劫难。公元前602年至1128年期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1128年至1855年期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后,改走现行河道,夺济水入渤海。
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大致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再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经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最后流入黄海。1855年6月,黄河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三股,在阳谷县张秋镇3股河流汇合后,穿越张秋运河,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济水下游),由利津牡蛎口入渤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黄河冲破原有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济水下游)入渤海。这次决口,结束了黄河700多年由淮河入黄海的历史,再次由渤海湾入海。也是这次决口,使古老而美丽的济水彻底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也就是从这次决口起,济水边平静的小城开始得到雄浑大气的黄河母亲的眷顾。
之后,雄浑不羁的黄河数次在中原大地上信马由缰,直到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在河南花园口掘开堤防,用黄河水阻止日军西犯,黄河南徙夺淮河河道入海。1947年3月15日,国民党政府企图水淹解放区,堵复花园口决口,黄河重归山东故道,3月19日,黄河开始流经济阳。
面对肆意流淌的黄河之水,如何趋利避害,让沿黄群众享受黄河母亲关怀的温馨,无数仁人志士皓首穷经,前仆后继。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从贾让到王景,从贾鲁到潘季驯,从靳辅、陈潢到包世臣、郭大昌……他们是治黄的英雄,更是探究黄河治理规律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站在黄河历城段的堤坝上,面对黄河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按照全面规划,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统筹安排,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彻底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凶险面貌,持续保持黄河岁岁安澜。特别是集“防洪、防凌、减淤,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于一体的小浪底工程的运行,在我国的治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桀骜不驯的黄河开始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济阳先后对黄河大堤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培修;建起大柳树店、沟杨家、罗家、葛家店、张辛、小街子等6处险工,邢家渡、周孟、史家坞、大柳树店、戴家、张辛、小街子等7处控导工程,扭转了过去群众所说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同时,大力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1958年起,建成沟杨家、葛家店(2处)、邢家渡、大柳树店、小街子等6处虹吸工程,建成棉张、邢家渡、大柳树店、沟杨家、葛家店、张辛、小街子7个灌区,虹吸、灌区工程的修建,保障了农业的顺利增产,支持了工业的快速进展,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济阳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先后建成胡杨、济章、东郊、济邹、东城5座浮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过河难问题。尤其是2008年11月26日,济阳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彻底打破了100多年来制约济阳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有人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炎黄子孙与黄河不懈抗争的奋斗史。在与黄河灾害长期的抗争中,提炼出厚重的黄河治理文化,形成了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济阳人民与河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是经济上的一次跳跃式发展、文化上的一次全新式提升。
包容开放的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
三、济阳与善美品质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置济阳县,济阳成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最先的茅屋在哪里,以及溯河而来的祖先的图形,如今无迹可寻。悠久历史的沧桑年轮,携河而来的泥沙已将她层层尘封,远古的陈迹只有在极为偶然的机缘巧合之下才又重现人间。玉皇冢遗址、邝冢遗址、紫佛寺遗址、刘台遗址、小李遗址、新市遗址、汉墓、唐槐……济阳大地上的诸多墓冢古迹印证了这块丰茂土地上悠久深厚的历史:
少昊氏时,济阳为司寇爽鸠氏之地。虞舜至夏朝时,为部落酋长季荝氏之地。商时先后为逄伯陵、蒲姑之地。西周初年,为齐国之地。春秋战国时,为齐国的犁邑、著邑、崔邑等地。秦时,为漯阴县、著县之地。汉时,为漯阴县、著县、朝阳县、菅县之地。三国时,为魏国之地。西晋时,为漯阴县、著县、朝阳县之地。东晋时,先后为“十六国”中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之地。南北朝时,先为南朝刘宋的侨临邑县、侨高唐县与著县、朝阳县之地,后为北朝元魏辖区,再后为北朝高齐所置临邑县(著县并入其中)与侨高唐县(朝阳县并入其中)之地。隋、唐、五代时,为临邑、临济、章丘3县地。北宋咸平四年(1001),为临邑、章丘2县地。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11月20日(农历十月七日),割章丘、临邑各一部分境域置济阳县,济阳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
能够证明济阳大地古老的证据,已被岁月和沙尘封存起来,真实屹立在村头巷尾的是近现代的历史记忆。
周氏庄园,距今4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比较完整的济南市黄河以北唯一一处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群;卢永祥故居,为民国时期北洋皖系代表人物卢永祥宅院,是济南市黄河以北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大型院落式建筑之一;史家寺,中共济阳县第一个党支部,是济阳大地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的起点;济阳革命烈士纪念陵园,是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的安息之地。
韶乐,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是中国古代传统宫廷音乐,集诗、乐、舞为一体。夏商周时期的帝王把《韶》作为国家大曲用乐。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韶乐传入齐,在齐国改革及“因俗简礼”基本国策的影响下,融入齐地的民情民俗,吸收齐国的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突破。孔子当时面对“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大雅久不闻,只恨古音稀”,在著邑(今曲堤)附近听《韶》后,由衷赞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故而留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的佳话。千年以下,善与美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影响着济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济阳的根脉所系、动力所在。
善与美交织着济水的顽强高洁、黄河的雄浑不羁,渗透到济阳人根的血液中,代代济阳人迤逦传承着。西晋的解系,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西戎校尉等职,洁身自好,不阿权贵,为世人敬重。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张尔岐,品德高尚,为世人称颂;独精“三礼”,为顾炎武所推崇:“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清代刑部尚书艾元徵,忠君勤政,胸怀天下,一心为民,颇有美誉。卢永祥,北洋皖系军阀,历任清军第三镇(师)协统(旅长)、浙江军务督办等职,出资为济阳修建水坝、学校、看守所等,被世人赞扬。戴令德,在1949年黄河防汛抗洪中,舍身堵漏,被誉为“黄河上的黄继光”,获“特等功臣奖章”,其临危不惧、只为河安的英勇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治黄人。时济云,所著《墨子哲学》受到梁启超赞许,为平民教育家的楷模。杜民,与梅兰芳、尚小云等艺术家齐名,导演的《李二嫂改嫁》,对新婚姻法的发布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苏耕夫,著名剧作家,晋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人的好评。高平,国家一级作家,当代著名诗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王为民,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被江泽民誉为“新时期的铁人”。王恩东,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一批批“感动济阳人物”的不断涌现,更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白衣战士逆行者张红停、王凯、孙立群、李风云……
一块块根植于黄河沃土的民间艺术瑰宝,在美与善的化育下大放异彩,鼓子秧歌、乔家上杠高跷、金李家小伞、董家伞棍鼓舞、前街舞龙……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逐步被打造成为济阳软实力的形式符号,赢得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滔滔黄河依然日夜奔腾不息,如今的济阳大地依然春华秋实,今天的鼓子秧歌也依然在黄河岸边扭得风风火火。
经历了岁月的风雨,古旧的建筑、渐行渐远的村庄、逐渐剥蚀的墙壁显示出了沧桑,追述着不远的过去。如今社区逐步取代过去的村落,泥泞的小路逐渐被水泥路、沥青路覆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取代传统农业生产。低矮的城区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和公园绿地淹没,乡镇小企业被现代化工厂取代。善美济阳正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崛起。
四、机遇与文化传承
如今的济阳,善美济阳人正和着黄河雷霆万钧的节拍,“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谱写济阳至善至美的画卷: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方向明确;精神文明和文化惠民支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民生事业在统筹推进中不断优化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日趋健全,成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增长点;乡村振兴、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如今的济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强势崛起、省城携河北跨全面加速、撤县设区红利四大战略机遇叠加,正努力实现从农业县向中心城区的转变。善美济阳人正责无旁贷地扛起传承黄河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济阳担当”。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宁,天下平。”2020年伊始,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沿黄地区的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欣喜之余,冷静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与开发。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总体规划,建议全区动员,部门参与,专家介入,聘请策划单位或是专业机构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科学规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无缝对接。成立专门机构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科室,负责济阳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黄河文化研究机制与研究格局。
二、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鼓励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植黄河沃土、深入济阳现实,以文史研究、文学创作、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创作出更多有力度、有温度、有筋骨、有情怀、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讲好济阳的黄河故事,传播济阳的黄河文化。同时,深挖张尔岐、闻韶台、济水澄波、鼓子秧歌、黑陶艺术等独特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领域赞誉度、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的特色文化品牌。
三、加强黄河文化载体建设。依托黄河大堤、黄河滩区,串联多片林地、湿地及林果基地,打造生态走廊,走廊区域内,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模拟黄河流域图,打造黄河文化长廊“几”字形慢行区。利用黄河滩地、徒骇河、土马河、大寺河、张辛河、澄波湖、燕子湾等,着力打造健身型、体验型、观赏型郊野公园,打造生态景观区。乡村建设以庭院文化引领为主,发展特色民俗、康养旅游等特色农庄和农业园区,为黄河景观增添韵致。利用丰富的工业、农业、服务业资源,植入黄河元素,打造跨越时空、善美品质的全域精美黄河片区(依据济阳八景“济水澄波”而构建的澄波湖,早已成为济阳一大旅游景点;黄河大街通行成为一条流动的风景线;安澜湖公园、黄河健身公园等主题休闲公园已为济阳文化建设打上了深深的黄河印记。时下的旧城改造、村居建设,可融入黄河元素,例如社区的命名可有机附带济水、黄河之名或是之意,广场、标志性建筑可烙上黄河之印。仁风富硒西瓜、曲堤黄瓜、太平宝瓜菜、韶台系列酒等成功案例提醒我们,要注重工农业产品的命名及商标与黄河文化融合,注重工农业企业园区和黄河、济水等元素的融合,注重工农业旅游线路打造和与黄河等自然资源的有机串联)。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启程。”新时代济阳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济阳人民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坚持高点定位,突出主动对接,在实施黄河战略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黄河文化资源,传承黄河文化,弘扬善美品质,贡献济阳智慧,倾力打造黄河岸边的“东方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