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干棒
◎田邦利
在早,吃的稀罕,烧柴也缺。因为烧的是庄稼的秸秆,粮食收得不多,柴草也就不多。烧的紧缺,就尽可能地省着点,冬天两顿饭,夏天喝凉水。勤快的拾点柴火添补着。靠山的打柴,靠海的打鱼。平地粮田,打柴也难。拾柴的,秋后搂点老草,搂点落叶,拔点豆茬。冬天,大地一片干净,没了老草、没了落叶、没了豆茬,土坷垃里的草屑碎叶也戗着风扬了出来,这时,年轻的小伙子就投干棒。
投干棒用“干棒棍”。干棒棍,一米来长、比擀面杖粗些,但木质要硬、要有韧性,枣木棍子、榆木棍子、槐木棍子都行。投干棒的多是奔着柳树去,柳树上的干棒比别的树上的干棒脆,易折,好投。投干棒最好是大树,人老白发多,树大干枝多。
数九寒天,小北风飕飀飕飀地刮,大地冻得裂了璺,树枝子冻得变了脆,人的手冻得张着血淋淋的口子。投干棒的拿着筢子,背上柴筐,柴筐里放上干棒棍,出村向着坡里的大树一路奔去。一棵大树下能聚拢好几个人。啥有啥教门。拿着斧子爬到人家的树上砍柴不行,拿着干棒棍跑到人家的树底下投干棒就是正大光明的事。
投干棒,是个力气活,也是个“门道”活。大树底下,投干棒的一个个提着干棒棍,仰着脖子,围着大树慢慢地转悠着,瞅寻着树上的干棒。会投的,力气大的,看好,瞄准,照着干棒的关键部位,抡起干棒棍狠狠一投,咔嚓一声,要投的大干棒就下来了。力气小的,倒是看好了,瞄准了,用力了,干棒棍抡出去了,也投着要投的大干棒了,就是投不下来。那干棒棍是飘飘悠悠地上去的,到上边就没有力气了,只能投下香一般粗的小干棒。还有的不光没投下干棒来,干棒棍反倒卡在树上了。干棒棍卡在树上,当务之急不是投干棒了,而是投干棒棍。好在带来的干棒棍不是一根,是三根,筐里还有两根。拖出一根一投,又卡树上了。从筐里拖出第三根,再投。盼的是一箭双雕。能一箭双雕;也能一雕不雕;也能投一棍没一棍,带来的干棒棍全给卡树上了。
投干棒,有的人行,有的人不大行,有的人不行。——这便有了歇后语:一棵树底下投干棒,谁都知谁那两下子。 作者系济阳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