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9 更新时间:2020-12-10

回河历史上的两座寺庙

一、慈光寺

        慈光寺,又名“大慈光寺”,原位于现回河街东首。据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宋代,元代进行过重修。该寺有佛殿六间,雕梁画栋,飞檐斗拱,进殿台阶有九级。门楣镶有金花彩绘,各种装饰都很华丽,佛家标志“卐”非常醒目。守护佛法的门神、四大天王及佛殿供奉的各种神像都非常逼真、生动。其侧建有僧侣和方丈住室,还建有观音、地藏、伽蓝祖师祠等。钟鼓二楼竦峙,颇为壮观。寺内曾立有寺僧知澄于元朝至治二年(1322年)所作《重修功德记》碑和《普光元明大师慧顺行实碑》,还有圆寂僧人的墓塔等。当时,慈光寺晨钟暮鼓,香火缭绕,僧众诵经早晚不断,礼佛香客来往不绝。
        明朝万历年间,寺僧悟论通过化缘、募捐等,为寺内购置了长明灯、《大藏经》及五十亩寺田等。至崇祯庚辰年后,僧徒逐渐散亡,寺田渐已荒芜,长明灯被盗卖。由于风雨侵蚀等原因,僧侣及方丈住室夷为平地,剩下的佛殿及观音、地藏、伽蓝祖师四祠,也已难蔽风雨,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繁盛。到清朝顺治甲午(1654)年,在寺内寄住十几年的一病僧曾竭诚募化,对大殿等进行过维修,并改铸了寺内大钟。道光初年,曾重新修治。至光绪二年,殿祠又复敝漏。因寺僧势单力薄,独力难支,于是,四里八乡有名望及有财力者,皆捐资出劳,协同修缮。因工程浩大,一时难以完成。信徒杨凤仪自愿削发入寺,慨然接任,率僧徒徒步跋涉,广募于百里之外。历经数年修治,终使殿祠象设等焕然一新。
        民国十九(1930)年,慈光寺建筑物的所有砖瓦,移建为第三区区立小学房舍。该寺自此不复存在。

二、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是由马营、申庄所建,据传说至今已有600余年。该寺于2001年修复后,现有西大殿、北屋12间、南屋7间、影壁墙、大门等。整个寺院占地约1.7公顷。
        清真寺的西大殿建筑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坐西朝东,殿内穹隆屋顶,宽敞明亮。门北侧墙上,镶有光绪年间石碑一块,是记述马恩本等人捐地捐钱的功德碑。门南侧的石碑,刻立于光绪三十四年,主要记述了马营村家谱。殿外墙壁用青砖砌成,屋顶飞檐灰瓦,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两村村民每日五个时辰的礼拜,都在大殿内进行。
        北屋为前出厦建筑,中间的3间为教长(阿訇)等办公及接待客人的地方。室内张贴有教务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名单,有“爱国爱教”等内容的各项宗教活动规则。西边5间,为沐浴所用。东边4间,为教长(阿訇)所用。
        南屋7间,为廊檐式建筑,是专为教民学习阿拉伯文和礼拜用语的地方。6根柏木廊柱及廊檐下镶嵌的木雕花棂,据说是初建时就有的。
        北屋、南屋的屋顶均用灰色瓿瓦铺就,山墙用翘檐装饰。寺内影壁墙背面,镶有记载民国13年重修本寺有关情况的石碑,上刻“道冠古今”四个大字,为马玉泰所题,上面记述了马玉泰带领众掌教、阿訇、父老乡亲等资助修建清真寺一事。
        该寺的大门为翘檐式建筑,门楣正中镶嵌的“清真寺”匾额,为清朝光绪丁未年间监察御史李春溥亲笔所题。“清真寺”三个大字端庄古朴,遒劲大方。
        关于本匾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李春溥为店子村(今属回河街道)人,家庭出身较为贫寒。他当年进京赶考,到京时已身无分文,流落街头。一伊斯兰教民见其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但观其相貌不凡,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遂将其领到一清真饭馆吃饭。饭馆主人老家是济阳马营村(今村民马安龙之祖辈),见这书生甚是可怜,不仅饭钱分文不要,而且为其沐浴更衣,并千方百计为其取来了考试必需的入场签。不久,李春溥一举得中,后为报答店主的恩情,遂亲笔题写了“清真寺”三个大字。
        该寺建成后,曾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目前有记载的三次,第一次维修是在民国十三年;第二次是“文革”期间,该寺遭到严重破坏,于1974年修葺;第三次是2001年,由村民自行出资重新维修建设,成为现在的形制和规模。(据回河街道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