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3 更新时间:2021-02-10

“小楼道”传播“大文明”

我区深入推进“文明楼道”创建

         走进济阳街道韩家小区五号楼一单元,楼道内整洁优美的环境,浓浓的书香气息令人感到惬意舒适,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温馨有趣的读书角,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整个楼道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内涵。银山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楼道的每一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由居民主动申请,确定改造楼道的定位和内容,实现‘一楼道一主题,一楼道一风景’。此举使楼道环境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人们还发现注入文化后的楼道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们的一言一行。”
         去年以来,我区以“文明从门口做起,和谐在邻里之间”为创建理念,把社区服务延伸到楼道、文明新风引进到楼道,让文明楼道创建成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明楼道创建’ 小楼道撬动大文明——济阳区‘文明楼道’创建评选推动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案例入选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守正创新“十佳创新案例”。

四级网格架构  “望闻问切”消融陈年积弊

         楼道作为居民每天出入的必经之所,是居民之间产生交集最多的地方。我区锁定楼道这一平台,构建了“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楼道长”四级网格架构,其中,楼道长由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及热心居民担任,他们发挥“人熟地熟”优势,通过组建楼道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传达法律政策,收集社情民意,“望闻问切”重塑“熟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延伸了工作触角,充实了社区治理力量,有效扩大了社区党委朋友圈。“望”即从实处用心,标出社区管理“关键所在”;“闻“即从小处用耳,听清居民群众“憧憬愿望”;“问”即从难处用脑,广纳解决问题“锦囊妙计”;“切”即从弊处用情,消融陈年积弊“三尺冰冻”。
         济北街道菅家社区的居民来自不同的拆迁村,安置后社区管理相对不足,群众缺乏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居民楼道内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严重。楼道乱象给每位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何推进小区环境卫生层面的提升,彻底改变社区脏、乱、差现象,菅家社区打响“楼道革命”攻坚战,楼道内的党员积极行动,7号楼3单元的楼道长菅庆传,作为社区党员,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楼道革命”专项整治活动中,并带头清理楼道内堆积的杂物。在他的带动下,楼道群众齐动手,共同参与到清理清扫工作中来,堆积的杂物清理了,乱贴乱画的小广告不见了,乱停放的车辆整齐有序了,整个楼道焕然一新,该楼道在社区“文明楼道”创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红色楼道”。
         同时,我区还积极畅通沟通渠道,广纳锦囊妙计,化解陈年积弊。针对小区环境脏乱差,小广告清而不断,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电动车无处停靠充电,邻里之间日常纠纷摩擦不断等问题,银山社区经多次商讨,发起了“文明公益金”筹集活动。工作中,他们用征集到的公益金,修整了道路,粉刷了墙面,增设了车棚和电动车充电桩,邻里之间因扯线、占地、偷电等生发的矛盾迎刃而解。文明和谐楼道创建时,热心楼道长带头,所有住户,包括一户租户每户拿出100元钱,大家亲手清理粉刷、绘制楼道墙面,完工的当天,每户自发贡献了一到两个菜,大家在楼下聚餐庆祝,其他楼道居民纷纷赞叹并争相效仿。通过开展活动,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工程施工时,居民们都自觉当起了监工,比工作人员还认真,居民都反应,“连贴小广告的都不好意思进来了”。用众筹众治的方法,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反应强烈、多年不治的问题。

文明花盛开  润物细无声

         济阳街道韩家小区是老旧小区,楼道堆堵严重,打通“肠梗阻”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于是,我区在该小区先行先试,挖掘楼道特点,聚焦居民需求,吸引居民参与其中。
         该小区5号楼1单元的居民大部分是教师,“书香”特点明显。楼道长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动员大家认领楼道杂物,并用征集书画、手工作品,设立读书角的方式,吸引居民各展所长扮靓了楼道环境。大家对亲手创建的楼道环境倍加爱惜,自发组建了“小桔灯”志愿服务队,主动维护楼道卫生、轮流管理图书。读书角建立半年来,书籍无一破损,无一丢失。“文明楼道”试点创建取得了极大成功。
         在“书香楼道”映射下,健康楼道、睦邻楼道、五彩楼道、“向阳花”楼道、“善美济阳”楼道、“孝老爱亲”楼道等文明楼道应运而生。各具特色的楼道环境彰显了核心价值观,凸显了居民的共同话题,更拉近了居民的感情距离。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参与到文明创建和社区管理中来,潜移默化之间将文明理念和文明习惯植入了日常生活。像在华阳社区龙域天城小区四号楼二单元打造的“善美济阳”楼道,该楼道内租户多,外地人多,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但大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真正体现了济阳人的温和、包容、朴实的人文秉性,是“善美济阳”的内涵之一。楼道里,有“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促和谐”宣传栏,有善美济阳的摄影作品,有景色有人文,充分体现了“善美济阳”的风土人情和“人善城美”的城市精神,一方面引导居民更加团结奋进,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引导本小区外地人、租户全面准确地了解济阳、加深对济阳的印象,从而提高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小楼道奏响文明“大合唱”

         文明楼道多个试点创建成功后,我区进一步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帮包单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以点带面全区推进,构建起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街道负责、社区主体、群众参与、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突出宣传发动,利用小区微信群、社区公众号、市民朋友圈及公告栏、文化墙等载体,持续宣传创建工作;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发挥楼道长、老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作用,发动更多居民群众参与“文明楼道”创建。突出居民主体,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全区110余个“文明楼道”全部是广大居民结合各自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建立起来的,注重引导居民互帮互助,支持居民自治管理,构建了“参与——引导——支持”的良性循环圈。突出示范带动,在试点社区组织召开现场会,印发了“文明楼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开展“文明楼道”创建参观学习活动,其他社区积极跟进,多个主题突出、亮点各异的“文明楼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区共建、成果共享。
         “文明楼道”创建聚焦群众需求,以点带面把文明宣传触角伸向楼内,引向家庭,增加了街道、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引导辖区内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积极向上、幸福和谐的文明新风,充分发挥了文化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用,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为“善美济阳”建设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刘婧  安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