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1 更新时间:2021-02-10

古代名人的幽默与风骨

        我国古代名人辈出,他们不仅德行超迈成就斐然,而且还有幽默戏谑的一面,而且,这幽默透着智慧和博识,幽默的背后更体现了他们的傲然风骨。

文天祥讲故事明志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元兵大军压境,他问幕僚们有何打算。幕僚们说,一团血。文天祥问啥意思。幕僚们说,您要是先殉国了,我们跟着您一起殉国。
        文天祥听后,笑着讲了个故事:“有个叫刘玉川的,没有发达时,一位声妓耗尽家财供养他,谢绝一切入幕之宾,两人相约同生共死。后来刘玉川中举了,上任时声妓要跟他一起去。 刘玉川怕这位女子影响他的前程,就骗她说,我带着你有所不便。我宁愿和你死在一起,也不愿自己一人赴任。于是找了一杯毒酒让声妓先喝。天真的声妓先喝了一半,把剩下的一半留给 了刘玉川,刘玉川却顺手把酒倒了。可怜的声妓死掉了,刘玉川一人上任了。就现在的情势来看,我就是那个殉节的声妓,希望你们不要学刘玉川啊。”幕僚们听了哈哈大笑。
        文天祥是借这个故事表明了他面对危机局势的态度,以及对意志不坚定的同僚的警告。后来文天祥兵败被俘,这帮幕僚大多数都投降了敌人,而文天祥凛然赴死。

谢铎题诗扶弱

        明代浙江黄岩人谢铎,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某年元宵节,黄岩知县贴出告示,晓谕百姓:今年元宵节要大闹花灯,家家户户都得挂灯结彩。
        正月十五上午,城北一间卖炭铺还没有挂灯,捕快闯入铺中,将卖炭老倌一通臭骂,拳打脚踢,勒令黄昏前必须挂丁。正在卖炭倌凄惨大哭时,谢铎路过,闻知经过,说道:“不要哭了,我是纸扎匠。我这里还有一点钱,你快去买几张大红纸和油烛来。”
        老倌买来后,谢铎指着许多装过炭的空炭篰(竹篓)说:“你家现成的这么多灯壳,外面糊红纸,再用稻草绳做流苏,岂不很好看!
        不一会儿,一对奇怪的炭篰灯挂上了店门口。谢铎又在上面题诗,上联:纸糊炭篰,哪知我苦?何人取笑,你娘脚肚;下联:元宵佳节,拳打脚踢。谁欺我婿,一两一记。署衔:国子祭酒谢铎。
        黄昏时分,捕快们再次来巡查,看到这对怪灯,立刻火冒三丈,扯下灯盏,将老倌拉入衙门。知县仔细一瞧,落款是“国子祭酒谢铎”,顿时吓坏了:误杖了谢祭酒的女婿啊!师爷低声说:“不要紧,诗上已有价格一两一记,你把他打几下,就付给他几两银子,保管无事。”不得已,知县只好携带银子,恭敬地把卖炭老倌送回炭铺。

爱新觉罗·长麟智审贪官

        爱新觉罗·长麟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进士,他上任浙江巡抚后,听说仁和县令贪污成性、声名狼藉,于是到该县微服访察。
        一晚,长麟在路上偶遇县令,冲撞了县令的仪仗队。衙役正在训斥长麟,县令见他是巡抚,赶紧下轿谢罪。长麟决定戏谑他一下,就问他到哪里去。县令明明要回家,却扯谎说去巡夜。
        长麟知道其中有诈,便微笑说:“这时才二更天,巡夜不太早了吗?你也不用巡夜了,还是和我一起走吧。”
        县令遣散众人,二人边走边谈。经过家酒店,他们便进去喝酒。长麟边饮酒边和酒家聊天,问近来得利多少。酒家苦笑说:“利甚微,加上官府科派,动不动就得亏本。”长麟又问:“你是个小百姓,官府科派怎么会落到你的头上?”酒家现出愁苦的样子说:“父母官爱财如命,不论茶房酒肆,每月都要征税,下面的役吏又狐假虎威,加倍征收,人民何以聊生?”
酒家哪里知道他们是巡抚和县令,以为是过往客商,便把积压在心中的愤懑和盘托出,列举了县令害民的罪行几十条。
        县令如坐针毡,又不敢发作。出了酒店,长麟对县令说:“百姓说话难免夸大其词,我不会轻信,你也不要生气。”又走了一程长麟才说:“现在正好去巡夜,咱们分头走吧!”县令如释重负,赶紧一溜烟跑开了。等县令走后,长麟料定他必然要来报复酒家,便赶紧返回酒店等着。
        不久,县里的衙役便拿了朱签来拘留酒家。长麟挺身而出,说:“我就是店东。”就这样,长麟被抓进了县衙。县令升堂,二看被带上来的是长麟,慌忙滚下堂来叩头求饶。长麟当即升堂摘去他的官印,把他投入监狱候审。消息传出,大快人心。(摘自《华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