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接处、后移交”实现所有制度流程阳光透明,“惜缘调解室”巩固社会“大家”和谐
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动联调显职能
区联合调委会在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上下实功,在平安济阳、法治济阳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区联调委紧扣社会治理“关键一环”,突出“一盘棋”治理理念,在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畅通信息、强化保障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主攻全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形成了“1+3+N”多部门、多方式、多途径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警调对接“出实招”
打好基础,软硬建设落实到位。区司法局选派资深调解员进驻驻所调解室,并聘请了12名特聘调解员协助处理日常工作。规范流程,案件分流移交到位。驻所调解室与派出所民警实行“先接处、后移交”的衔接模式,对于一般性民事纠纷及轻微治安案件,将各种证据、文书材料移交驻所调解室处理;同时跟踪掌握调解情况,所有制度流程均阳光透明。
协同联动,纠纷多元化解到位。探索建立先期处警联动工作模式,创建由民警、调解员、律师等参与的多元化解工作方法。对涉及人员较多、情况较复杂的纠纷,各派出所和司法所视情况通知涉事单位、街道社区干部、律师、法律顾问等共同参与调解;对情况复杂、多次调解无效、跨区域的,报请区综治中心,由辖区派出所、司法所、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开展工作;对调解协议难以即时履行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等共同参与见证调解工作;对双方分歧较大难以调和的,依法导入诉讼程序。截至目前,驻所调解室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500余件,高效受理调处了一大批非警务纠纷。
诉源治理“见实效”
自驻法院(法庭)调解室设立以来,区联合调委会接受委托委派调解物业管理、相邻关系、生产经营等各类矛盾纠纷2400余件,涉及金额8000万余元。
“安家”法院,筑牢调解根基,区司法局聘用10名沟通协调能力较强、专业知识背景较丰富的专职调解员,分配到区人民法院及派出法庭参与调解,不断增强调解员“实战”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优化对接,创建共享平台,法院(法庭)为诉前纠纷调解设立“绿色通道”,诉前调解室调解成功的纠纷,由诉调对接中心法官审查确认后出具民事裁决书,进行司法确认。同时,将全区人民调解组织信息在法院备案并录入系统,利用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实现在线制作调解协议和司法确认,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
引导修复“促和谐”
区联调委积极与区妇联、区民政局协调沟通,设立“惜缘调解室”,探讨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方式。区联调委负责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纠纷调解等;区民政局负责提供场地设备,做好硬件及软件设施的保障工作;区妇联负责动员社会力量,整合有利资源,充实壮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队伍。“惜缘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婚姻家庭纠纷2300余件,挽救2000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法院的离婚诉讼率不断下降。“小家”的稳定,巩固了社会“大家”的和谐。
区联调委成立以来,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800余件,成功率达98%,为实现新时代“矛盾不上交”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