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1962年中印之战:半小时炮击打散印军
中印的边境对峙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两国关系逐渐缓和。回想起1962年的中印之战,那一场被毛主席誉为“至少保持边境20年的和平”的一仗,在印度人心中是挥之不去的痛。76岁的老兵叶宏亮讲述了他经历的中印之战。
行军路上走着都能睡着
1962年,我入伍3年,在55师当卫生兵,部队驻扎在青海。10月末,等战备物资和武器弹药一运到,我们就连夜奔赴前线。当时第一阶段的战斗已经结束,我们参加第二阶段的战斗,要攻打的西山口位于达旺南边。当时部队有很多1962年8月才入伍的新兵,入伍就到农场,刚放下锄头就上了战场。到了达旺,他们才学怎么投手榴弹、怎么打枪。那时我们的枪还是单发的,打一枪要退一下弹壳,上一下膛,而印军都用半自动的了。我们把这种训练称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后来看,还是新兵牺牲的比较多,毕竟经验少。为了赶路,我们不眠不休走了两三天。那时我搭着前面人的肩膀,走着走着都能睡着。最终,我们在11月中旬到达了达旺前沿。达旺是坡地,坡底是达旺河,过了达旺河就是西山口,印军驻扎在山顶。11月16日晚上,我们吃了大战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把带的好东西都吃了,肉烩菜里还加了粉条海带。那之前,我们吃了半个多月半生不熟的米饭,没有油水的土豆、萝卜、冻白菜,还有面条。 能吃上这样一顿飘着肉香的饭,真是满足。
天黑后,我们开始向达旺河阵地进发。一路上枪炮声越来越响。我们一排的老排长参加过抗美援朝,走过来给我们说,不要紧张,你们听到炮弹“嗖嗖”地响,其实离得远着呢,要是听到“扑哧”“扑哧”,才要特别小心,那是子弹打在土里的声音,说明它就在跟前,你就要赶紧趴下。
天亮的时候,我们到了达旺河上面几百米的密林中。这一天,我们的1营先去火力侦察,而我们分散隐蔽。一人一小块雨布,用树枝撑在石缝外,人就潜伏在石缝里。这一晚,炮火声不断,大家根本睡不着,到18日清晨五六点,才安静了一会儿。那时,要侦察的也侦察完了,打头、击背、剖腹、切尾的部队也都就位了,等着进攻开始。
半小时炮击打散印军
8点半,我们开始总攻。其时,印军知道解放军在集结,但想不到我们来得这么快,打得这么猛。我们先是炮击,几十门炮同时开火,炮火铺天盖地,一片火海。我们炮击了半小时,一下就把印军打蒙了、打散了。
原计划如果我们55师伤亡太大,就由61师顶上来。结果开打后,我们的伤亡很少。我们炮击结束,冲锋号就吹响了。我所在的3营是第二梯队,从1营的右侧发起进攻。战士们拼命往上跑,没有人害怕,都觉得有机会为国家冲锋陷阵,是无上的光荣。
当时我们的火力支援只有小炮,一个班10个人,负责一门炮。班长副班长指挥,一个战士背炮筒,一个战士背炮盘,一个战士背炮架,剩下的5个战士一人背一箱炮弹,再加上背着的炒面袋、水壶、急救包等,负重都超过60斤,但全靠步兵的两条腿运送。西山口的山陡啊,为了赶时间,我们抄近道,其实也没有道,不管是树根草条,抓住就往上爬,手脚划伤流血也感觉不到。爬上一步,再拉后面的人上一步。我们辛苦运上山的炮,最后并没有用上。
下午3点左右,我们上到山顶时,几乎见不到活的印度兵,他们都跑散了,留下的只有尸首,一片狼藉。我们就开始清理战场,掩埋尸体,追击逃兵。没想到我们占领西山口后,印军不知道,还继续空投物资,包括食品、服装、毛毯、武器等等。西山口海拔很高,山脚过夏天,山腰过秋天,山顶过冬天。我们穿着单衣上去,冷啊。上面就通知我们可以拿吃的,还可以一人拿一条毛毯。
印度兵回去时给我们磕头
后来,我们正在掩埋印军尸体时,突然有印度兵过来。我一看,真是,两个印度兵举着枪,显然是来投降的。我们连队只有我在出发前学过几句英语,我就上前给他们说,“站住”、“缴枪不杀”、“我们宽大俘虏”。结果说了半天,他们也听不懂。他们指指肚子,又指指嘴,看来是饿了,我们的炊事班长就给他们拿来了馒头。虽然他们听不懂我说的,我倒是听懂了那个年纪大的印度兵说“周恩来”,同时他又竖起大拇指。后来翻译来了,大家才知道这是父子俩。18日早晨我们刚开始炮击,他们就躲进了森林里,饿了几天,实在受不了了才出来。
印度兵的素质和我们真是不能比。我们都是20多岁,斗志昂扬,他们则多数是为了挣钱养家。遇到火力,抵抗一下,火力再猛一点,就投降了,要不就跑到森林里去了。我们对待俘虏的政策很宽大,我们吃面都吃不饱,却给他们吃大米饭;我们穿旧棉衣,却给他们穿新棉衣。我们还给俘虏上课,讲我们的政策,讲尼赫鲁怎么发动这场战争。后来印度兵回去的时候,有的还给我们磕头。
我们撤离时,把印度空投的武器整箱还给他们;他们的汽车坏了,我们给他们修好;我们缴获的武器也都擦洗干净,还给他们。这都说明我们是仁义的,不光打军事仗,还打政治仗。打军事仗是为政治仗服务的,所以我们打赢了。 (据《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