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6 更新时间:2022-09-26

厚植文化根基 提升城市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一种合力。硬实力是软实力依存的基础,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深沉、持久的动力源泉,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城市发展中,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也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是“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时期,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也是城市间未来竞争的重要赛道,更为护航城市硬实力持续增强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涵养城市发展、蕴藏提升城市软实力之动力源泉的正是文化。文化如水一般,润物无声,成于无形,又包容万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价值,它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软实力。一个文化根基深厚的城市,必然不会缺乏软实力。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对于提升软实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以说,文化就是软实力,要全面提升软实力,首要任务就是厚植文化根基。
        2022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开新局”。济阳区历史悠久,本土故事和优秀文化丰富,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厚植文化根基,提升软实力方面上有自身禀赋,应当发扬优势,弥补短板,从四个方面厚植文化根基,全面提升软实力的深度、厚度、高度、广度,为助力济南强省会建设贡献力量。
        挖掘黄河文化,提升软实力的深度。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济阳倚黄河而建,是距离黄河最近的区县之一,在黄河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应当继续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加强黄河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宣传,讲好济阳黄河文化故事,把济阳建设成为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样板区。
        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软实力的厚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却是亘古不变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和血脉传承,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济阳历史悠久,在曲堤街道刘台西周墓中出土的铜器上,一个“洚”字浓缩了商初济阳作为逄伯陵之地的千载岁月,悠悠数千年,济阳人民勤劳善良基因早已渗透在济阳的每一处历史人文景观、独特民俗、民间文艺之中。应当深入挖掘济阳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好济阳历史故事,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
        弘扬先进文化,提升软实力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弘扬先进文化,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先进典型。应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充分挖掘新时代济阳的发展故事、济阳人的奋斗故事、美德故事,将其中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不畏困难的精神宣传出去,树立标杆,树立典型,树立模范,弘扬正能量,形成比学赶超的向上氛围。 
        引领大众文化,提升软实力的广度。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应当进一步完善济阳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丰富藏书,宣传推广,打造全民阅读空间。并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持续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扩大泉城书房等公益场所的覆盖范围,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引领大众文化,首要是普及大众文化,要完善济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完善和优化济阳区文化服务布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如水,将化作济阳强大、深沉、绵绵不绝的城市软实力,助力济南强省会建设再上层楼。只要持之以恒厚植黄河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大众文化之根基,就必能看到城市软实力的不断提升,那个黄河岸边的城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成为镶嵌在黄河边上的一颗文化明珠。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文化厚植在每个人的血液中,人人都是软实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每个人的脚下。
                          作者:孙鹏飞 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