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街道用足“绣花”功夫 织就文明典范城市底色
本报讯 全区“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济北街道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对标“十大攻坚行动”,全力突破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城乡环卫、交通秩序、窗口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推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筑牢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坚实基础,用足“绣花”功夫,织就文明典范城市底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动对标对表 在提升标准上下功夫
济北街道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领导小组,结合区领导帮包社区制度,制定《2022年济北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实行领导干部“管线包片”工作制、“一周一巡查、一周一会商”工作制和疑难问题协调处理机制三大工作机制。要求各社区加大对《“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2022年“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学习,主动对标对表,与共建单位,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梳理创城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
实行部门联动 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各社区与辖区80余个各帮包单位根据前期梳理的问题账单,充分利用召开创城推进会和每周五集中攻坚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社区安排,深入所属小区和网格,针对小区楼道内牛皮癣小广告、乱涂乱画进行清理,采取敲门入户的方式要求居民协助对楼道内乱放自行车、电动车和杂物堆积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参与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垃圾捡拾、文明养犬劝导等工作,先后清理“牛皮癣”小广告2200余处、清理整治楼道120余个在一线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800余个,力求问题在一线解决。尤其在8月中下旬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中,联合区交警大队、团区委等单位以“文明交通劝导、助力创文明城”为主题,连续20天每天在每个路口安排4-6人到12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对行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成为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加大宣传力度 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辖区内开展“全天候、无死角、立体式”创城宣传。“线上”通过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和村居微信公众号先后制作发布创城动态30余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及时将创城工作要求和适时开展情况传达给辖区每一名群众。“线下”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物业工作人员先后悬挂标语横幅2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张贴公益广告、15分钟生活圈、济阳文明公约等资料2300余份,各社区还利用大厅电子屏和宣传车进行滚动播放,在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氛围上下足功夫。其中,正安社区“小马扎”志愿服务宣讲队多次深入小区开展文明宣讲,滨湖社区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文明伴我行”系列庆祝活动,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起到了有力助推。
敢于较真碰硬 在典型引导上下功夫
针对“门前五包”整治差距大、楼道乱堆乱放、小区飞线充电、遛狗不栓绳等“老大难”问题,通过开展“门前五包”示范户授牌表彰,设立创城“曝光台”和物业“红黑榜”等措施,旗帜鲜明的树立“表彰先进、反对后进”的理念,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手册》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对各小区物业进行排名通报,对表现突出的模范楼长、文明市民、优质物业等50余个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评选表彰,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不文明行为和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实行典型引导,强化正向选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来,不断擦亮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幸福底色。
(武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