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8 更新时间:2023-02-08

6年吸引20余万人打卡

清宁书院守住传统“根” 唱出文化“魂”

        近年来,人们每每开车经过起步区的时候,总会发现变化很大:机械轰鸣,塔吊、挖掘机、起重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但是行至崔寨街道时,细心的人们就会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还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场所,仍然保留在原处,这里便是清宁书院。        
        走进清宁书院,院内屋舍俨然,翠色环绕,鸟鸣呦呦。草坪边随意摆放的石块瓦楞承载着耐人寻味的文化记忆,高高低低的缸和瓮里藏着过去村民的生活智慧。伴随着书院负责人的讲解,一段段历史画面浮现在眼前。
        据介绍,清宁书院目前所处的位置为原清宁寺遗址,清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96年。清宁书院在1941年地方民团杨明章为发展乡村教育时就已经创立,当时拆除了清宁寺和清宁南庙的泰山行宫,在村西大湾东岸新建了传播新文化的清宁书院,当时又叫清宁完小。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宁书院从村民的视野中消失,但清宁村的文化底蕴尚在,文化气息且浓,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努力,2018年终于重新修整而成,书院占地面积约21亩。
        清宁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明隆庆皇帝的老师、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殷士儋、陕西按察司副使刘宗岱、山西按察司副使张昭等年幼时均在清宁书院读书启蒙;清初山左大儒张稷若先生也在此教书多年,培养出康熙朝刑部尚书艾元徵等众多高徒。
几把老旧的犁、抗日战争时期的居民身份证(旧时称居住证)和地契、具有年代感的凤凰牌自行车……在清宁书院,每走进一间展厅,便开启了一段不同年代的记忆。一处物品、场景再现的场所,一条穿越时空隧道的历史剪影与缩影,一座体系自成的知识宝库,一枚承载文明印迹的符号,一部启迪人类智慧的厚重大书……市民在参观时发现这所书院承载的内容很多。
        清宁书院在重建过程中突出两个方面,保留老房舍的原貌,不断在原貌基础上完善整体布局与内部设施,保留更多能够唤起人们乡村记忆的元素。同时深入了解和研究清宁村自己的文化,在尊重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与国学经典融合,挖掘并利用资源,用最简单平实的方式让游客和农民在游览、阅读、听课、耕作的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乡村文化和国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清宁村史馆围绕村史溯源、艰辛岁月、乡土风情、模范人物等文化脉络,把乡土文化、时代变迁融入了一器一皿、一图一景、一规一训之中。村民们想方设法找出家里多年收藏的老物件,捐献给书院。旨在让村民通过这些老物件,找回曾经生活的岁月。也想让年轻人了解祖辈的生活,了解故乡,把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每次来到村史馆,更加深了我对村庄发展和仁人志士的了解,斑斑锈迹承载着祖辈接续奋斗的艰辛与汗水,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清宁村村民王女士介绍说。
        清宁书院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老物件众多,也是一所活跃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多年来,清宁书院不断完善,配有书画展厅、图书室、乡村记忆博物馆、书画创作室、儒德讲堂、国学讲堂、清宁剧社、清宁民宿馆、茶社、国粹剧场等场所。
        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给清宁村旅游产业带来提振效应,整个清宁村乃至周边村落都呈现出乡村文化复兴的良好趋势。清宁书院自建院以来开展国学讲堂30余期,吸引近万人次参加活动。期间,举办大型文化、民俗文化展览10余次,吸引各地党员到此学习20万余人次。不少清宁村村民更是每日“打卡”,“天晴耕田,雨时读书;农忙耕田,农闲读书”的文化氛围日渐浓郁。
        村庄虽已拆迁,但清宁人的根仍在。在起步区大刀阔斧的建设下,清宁人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我们相信,在起步区领导的带领下,在济阳区人民的关注下,清宁书院会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在广泛的传播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梁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