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柿”不可挡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回河街道郑大箔村的温室大棚,这里暖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景象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一串串西红柿生机盎然的挂在长势旺盛的藤蔓上,在阳光的沐浴下,个个晶莹剔透,饱满多汁。
村民孙明兴大哥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俺们村的西红柿口感好,卖价也不错,基本上是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孙明兴高兴地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则农民富。2002年,在回河街道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下,郑大箔村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西红柿大棚种植,不断创新方式促进西红柿大棚提质增效,努力做优西红柿大棚种植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全村已发展西红柿大棚127个,种植面积350余亩,西红柿大棚年产量180余万公斤。
近年来,郑大箔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农村党支部领办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完善“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机制,为菜农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栽培技术、收购销售等服务,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不断增加,也进一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为了方便西红柿的运输和销售,郑大箔村两委在村口建起了一个小型销售市场,种植户不出村就能把西红柿销售出去。
郑大箔村的西红柿入口清甜、汁水丰富,产量旺盛,价格喜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济南等大中城市,大西红柿每斤的价格在2-3元,水果西红柿能卖到每斤6-7元。现如今,西红柿大棚种植这一产业已成为郑大箔村的一张“发展名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也实现了土地效益的增值和村集体收入的发展壮大。2022年,郑大箔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万元。
随着郑大箔村西红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为该村及附近几个村子的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充足的就业机会。隔壁村的赵大姐每天都要来郑大箔村的西红柿大棚帮着采摘西红柿并进行打包。她说:“我每天送完孩子都会来郑大箔村打打工,这工作就是摘摘西红柿,然后把西红柿打包装好,工作也不累,主要是离家也近,很方便,收入也不错,一个月下来能挣个三四千块钱。”
孙德义原来在城区开了一间店铺搞家电维修,看看这些年村里发展的越来越好,2019年孙德义夫妻二人关掉了城里的店铺,回到了村里搞起了西红柿大棚,靠着夫妻二人的勤劳和踏实能干,孙德义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村发展的很快,变化也很大,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们村原来像我一样在外打工的人不少,现在好多都回来种西红柿了,种大棚累是累了点,但收益很好。”
随着我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支持,大棚种植业也在不断的扩面、提质、增效。生机勃勃的西红柿种植业,正不断带动村民增产增收,成为郑大箔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也托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梦。
(刘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