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网格 构建工作新格局
本报讯 如何为辖区企业人才提供“量体裁衣”的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今年以来,济北开发区加大整合力度,发力破解人才工作资源分散、工作重复、多头推进等难题,力求走出一条新路子。
今年以来,济北开发区大力开展“人才网格”建设工作,将开发区110家规上工业企业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企业的调研服务、收集数据、人才等惠企政策宣传工作。
为强化人才网格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网格化服务水平,济北开发区精细培育、精准用才,让人才网格队伍更专业。系统培训。济北开发区精心筹划系统培训课程,培训学习紧紧围绕最新国家、省市区各项人才政策,帮助网格员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人才政策。对比梳理政策,以案例帮助网格员更好理解政策,进而帮助不同阶段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项目或政策。切实将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各网格员坚持一线工作法,逐一调研走访网格范围内的企业,宣传人才等惠企政策,详细了解企业人才现状和人才需求。
通过上述工作,开发区更加全面掌握企业人才情况,为下一步人才工作发展明晰了发力重点。自活动开展以来,掌握重点拔尖人才60余人,储备省、市人才项目20余项。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以下几点开展人才工作。在“引”字上做文章,凝心聚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坚持政策、项目双引才,充分利用“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平台,吸引创业项目;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研发平台和科研项目,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招引人才团队来开发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育”字上下功夫,同心协力构筑人才培养“蓄水池”。着力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深入实施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面向各类劳动群体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在“用”字上显活力,尽心竭力铺就人才发展“高速路”。深化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职工开展职称申报工作,打破人才发展“天花板”。在“留”字上用真情,悉心当好人才服务“服务生”。利用“人才网格”体系提供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和精准化服务,设立人才档案数据库,为企业家和创业人才提供专属管家式服务,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实施更加精准、贴心的保障措施。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