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7 更新时间:2023-07-05

党建引路 同心绘圆 商圈发展谱新篇

        近年来,济北街道安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济阳区首个“商圈党建”品牌,提出“安大都市圈,焕新美好家”理念,搭建党建引领新平台“行走中的微实事议事厅”、推出“安心解忧”系列项目、开展暖心公益性“安益同行”便民服务项目、赋能“文明信用积分超市”、打造“一路生花”社会孵化组织6支志愿服务团队、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基层治理联动新格局,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区治理“会客厅”。


织密“一张网”
绘好网格化管理“施工图”


        “一格多员”夯实社会治理,建立“2+1+N+X”网格工作联动机制(2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社会工作力量),以300户为1个网格,搭建起由12个普通网格、1个专属网格组成的网格框架,为每个网格实名配置网格长、信息员、督导员、民警、调解员等力量,整合共建单位、团委、妇联、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特色力量进网格,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配置模式,以“小网格”构建基层服务“大格局”。


盘活“一盘棋”
探索社区服务“项目化”


        以“实事利民”为落脚点,年初制定“1+10”工作计划(1个书记项目、10件社区暖心事项目),涉及小区车位扩建、充电桩安装、清洗地垫等暖心事。广泛征集居民“微心愿”,精准链接共驻共建资源,实现社区牵头,多方发力,让“民生项目”化身“身边服务”,在基层一线显实效、彰实绩。开展暖心公益性“安益同行便民服务”项目,固定每月7号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服务对象涉及“老年漂”“青年创业”“儿童教育”“新就业群体”等多个群体,服务内容包括清洗地毯、健康体检、文明养犬在内的多项民生热点。推出“安心解忧”系列项目,将核酸小屋等闲散资源进行微改造、巧升级、再利用,打造“安心解忧铺”;链接共建单位、辖区商户,推出“牵着蜗牛去散步”亲子陪伴课堂;开设“心理探寻·自我成长”主题沙龙;从青少年、家长、亲子关系三角度齐发力,真正将家庭间的“烦心事”“揪心事”变为“暖心事”“幸福事”。


打造“一个厅”
社区治理“忧心事”变“民意厅”


        打造“行走中的微实事议事厅”,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众享汇平台,开展“居民出题,我们答卷”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把居民议事会从社区会议室搬到小区、共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以“走、听、研、办”方式回应群众期盼,在行走中“问需问计问政解题”。同时,不断延伸社区治理的触角,在每个居民小区设置“居民议事亭”,社区坐班,以“尊重、中立、不打断、不攻击、不跑题”五大规则为前提,固定每周二邀请居民对生活困扰、邻里关系、社区治理提建议、拉家常,不断收集群众“忧心事”,转变思路和做法,将居民上门“要服务”变为社区上门“送服务”,把一桩桩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目前已经成功解决垃圾桶扰民、小区边界纠纷、僵尸车占地、租房纠纷等实事40余件。


智慧“一条链”
串联文明信用积分“同心圆”


        以“智慧社区”创建为契机,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基础建设,整合辖区基础数据,实现居民精准分类管理和服务。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研发出一套完整的“文明信用积分系统”,梳理出8类、27项社区治理项目,打造一个文明信用积分超市,建立“月月有活动,活动有积分,积分有奖励”的运行机制,以服务换积分,形成长效机制提供智慧链接,更加系统的吸引居民、商户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实现居民—商户—社区—社会组织的有效互动。


拧成“一股绳”
凝聚社会孵化组织“治理力量”


        充分挖掘党员群众代表,探索居民自治和自我服务的新路径。通过“行走中的微实事议事厅”“社区老年大学”“牵着蜗牛去散步”亲子课堂等,孵化出“一路生花”志愿服务组织6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对应一项民生痛点,分别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社区治理、文明养犬、创城创卫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老年人、妇女儿童开展服务的同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不断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优势,带动他们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