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3 更新时间:2023-08-30

市场监督管理局“减、调、扩、惠”并举 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近年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执法服务+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探索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推行容缺办理,柔性执法,首过免罚,“减,免,扩、惠”一体推进,2020年以来,将免罚范围扩充至市场主体登记、广告、计量、价格、商标、产品质量等领域62项轻微违法行为,切实做到“监管有力度、处罚有温度”,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转变监管理念  推动松绑“减”负更精准


        2023年1月,市场监管部门在抽样时发现,某超市销售的螺丝椒中啶虫脒项目不符合GB2763-2021要求,检验结果不合格。执法人员经调查核实,该超市在进货时依法向供货商索取了营业执照、配货清单、配送收货记账单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单,依法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蔬菜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如实说明进货来源,符合“《食品安全法》可以免于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情节。执法人员决定对其免于处罚,并对该超市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其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合理储存商品货物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原本以为要被罚款的超市负责人非常高兴得说,“执法人员很亲切,服务很到位,为我们超市普及了知识,提供了方便,心里很是温暖。”
        而类似这样的执法场景,在济阳并不鲜见。近年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变监管理念,倡导“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意识,推行行政指引、信用承诺、主动登门,变末端执法为事前指导、靠前服务。
        2020年以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依据省司法厅及新《行政处罚法》相关要求,调整不予处罚清单内容62项,增加了“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规定。全局上下创新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方式,对一般违法行为少罚、轻罚、慎罚,对首次轻微违法市场主体适用“免罚清单”,督促企业自觉纠正违法行为,将柔性执法贯穿监管全过程。   
        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体约谈告诫9场次,个别约谈提醒176户次,累计开展说服教育100次、劝导示范200次、行政指导156次、行政回访180次、其他柔性执法300次。


“调”整包容事项  推动法治保障更精确


        推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将“对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未公示相关信息”等49个事项纳入减轻处罚清单,将“广告内容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费用一万以下”等74个事项纳入从轻处罚清单,将“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自行改正或在责改期限内改正”等62个事项纳入免罚清单。
        执法中坚持教育指导为先,查处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刚性手段与柔性手段并用。鼓励和引导违法行为当事人改正轻微违法行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坚决防止“随意抽查”、“柔性滥用”,做到处罚、检查合理恰当适度,让开出的每一张“罚单”都能合情合理、于法有据。今年以来,共减轻处罚案件52起,免于(不予)处罚案件28起,减免罚款374万余元;2020年以来,共减轻处罚案件163起,免于(不予)处罚案件186起,累计减免罚款1663.5万元。
        某公司负责人在整改报告中说,感谢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中既彰显了执法的严肃与包容,又落实了营商环境的政策初衷,让企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柔性执法的“尺度”与“温度”,能在复杂、艰难的环境中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持续发展。
        此外,明确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不予适用“三张清单”,坚决依法予以从严查处。


“扩”大适用范围  推动帮扶指导更精心


        今年以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监管与服务有机融合,积极实施弹性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一一零”等信用修复机制,通过“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核查、“零跑腿”修复,着力解决企业因信用问题在行政审批、招投标、贷款融资、项目申报、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失信限制难题,实现信用修复“不跑腿”“不见面”、全程网上办理。如果遇到需要核实的情况,会通过电话主动与申请人对接,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不跑腿。”真正实现以“信用之手”便企、助企、惠企,助力企业发展,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将企业信用修复列为常态化助企服务工作,简化修复流程,缩减工作时间,加大失信企业帮扶力度,帮助重启良好信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助力企业渡难关、添底气、增活力。今年以来,共修复224家违法失信企业,帮助201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7家企业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既为企业松绑减负、又为企业保驾护航。


聚焦“惠”企纾困  推动营商环境更优化


        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灵活采取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回访等行政指导方式,坚持少用、慎用行政处罚措施,既把严格执法作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又通过柔性执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对立,给予市场主体自我纠错的时间空间,充分实现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推行《关于服务“四新经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面向新型能源、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四新”经济模式,集中提供包括10项措施在内的“政策包”,内容涵盖“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合理容错惩戒等。对不触碰安全底线的“四新”经济主体给予一定的“观察期”,对需要整改的给予必要的“整改期”,为其提供“包容有度、审慎监管”的成长空间,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自觉自愿纠正违法行为,实现“免罚不免责”执法效果最大化。
        同时成立知识产权服务队,开展入园惠企活动,组织山东铂源药业申报专利质押贷款贴息、国家知识优势企业资助共计29万余元,济南泽业机床等8家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贷款6972万元,质押14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对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橘皮原料进行食品安全标准、标签标注及“山楂满满、山楂清清、山楂抱抱”商标注册、专利给予政策方面的相关指导。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蓄水池”,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经济的关键。下一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执法”的理念,加强行政指导,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监管既有“高度”又有“尺度”,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全面护航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