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聚力六强化”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
2024年,区科技局围绕全区“12345”工作思路,紧扣“1+374”工作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区”战略,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六聚力六强化”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
聚力激发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之源。区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生”职能,深入企业一线,加强政策引导,围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行动,对全区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指导,精准高效推进研发活动统计。重点是对已在库的10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新纳统入库的5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及今年培育拟纳统入库的9家规上工业企业加强业务培训指导,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费用辅助账等资料,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研发活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5月份,已组织5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财务和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研发活动统计暨税务知识专题培训,为明年研发活动统计打好前站,确保全区研发活动统计工作科学有效,有序推进。
聚力科技企业发展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计划
建立创新主体培育协同推进机制,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努力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特征明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力争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0家,实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提质增量。1-5月份共培育高企申报企业96家。其中:复审企业61家,新申报企业35家。储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310家。
聚力创新要素赋能
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开展企业自建、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产业链企业上下游共建研发机构。特别鼓励重点企业申报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平台载体。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单元,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在去年备案60家区级研发机构的基础上,今年力争达到75家以上,省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达到3家以上,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铺路搭桥。截至目前,祥辰科技、深蓝动保、泉麦啤酒等3家企业已获得“市级重点实验室”荣誉称号。山东华泰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提交资料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9家规上工业企业已经按照批次开始准备资料申请区级研发机构备案。
聚力科研成果落地
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围绕技术合同、科技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挖掘科技成果,指导企业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创新资源要素投入,开展高水平发明创造,培育高价值专利。科技服务生采取“一站式”服务的方式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疑点难点问题。针对部分企业技术合同登记备案不规范的问题,5月上旬,区科技局邀请市科技局成果转化处为我区40余家有技术合同登记备案需求的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区科技局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现场对泽业机床、鲁桥检测、三永新材料、德嘉石油、高冠生物等20余家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规范技术合同等资料,上传系统并获得市科技局审核通过,保证了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工作的顺利推进,实现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聚力创新人才聚集
强化科创人才引育计划
以人才计划、人才项目为依托,大力发掘和培育本土人才申报省市人才计划。通过举办高层次人才大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遴选、院士专家行等活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人才集聚。依托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引进驻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科技局工作人员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对接相关企业,宣传科技人才政策,指导符合条件的6家企业依托人才项目、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积极申报“海右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项目。同时加强海外人才政策宣传和服务,特别是充分发挥台资企业优势,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力争全年申报省市级和引进海外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为全区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资源储备。
聚力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科技计划项目建设
围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性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产业链上重大“卡脖子”技术问题及关键薄弱环节,开展“科技企业直通车活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和人才交流,与省内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海右人才节”、“金融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实现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提高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产出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6月中旬,将通过召开全区科创汇(第二届)暨金融(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海右人才节”等活动为我区科技型企业牵线搭桥。届时,来自7个不同领域的7项核心技术科技成果项目,以路演的方式与30余家科技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推进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高价值技术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张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