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2 更新时间:2024-08-23

英雄本色葆初心(中)

——记济阳区一等功臣盛善元

◎王良杰

身驻姜窑助脱贫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根据中央省市等文件精神与组织安排,济阳县委、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县派“第一书记”进行帮扶工作的正式通知。2016年3月,盛善元被派到垛石镇姜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姜窑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济南市济阳区西北部,距离城区15公里,全村130户4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2人。该村耕地面积730亩,建有高温式大棚40多个,主要种植作物为樱桃西红柿,其余土地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
        穷则思变,困则谋通。为增加村民收入,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小康,作为第一书记的盛善元积极想办法,谋思路。姜窑村原有40多个高温大棚,但这些大棚面积小、保温差,年久失修,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为此,盛善元主动协调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村集体大棚种植专项资金40万元,又与农商行沟通为姜窑村贷款10万元,当年8月开工新建了15个高标准高温大棚。建设高温大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5个连片的高温大棚,涉及原有种植户较多,还要避开电线杆,选在排水方便的地方,因此协调土地选好位置是一大难事。为此,盛善元与村干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为节省村民费用,盛善元与村干部为15个大棚种植户统一采购大棚物资,包括水泥杆、塑料布、卷帘机、竹竿、肥料等,还统一购置西红柿苗。在每个大棚的四角安装了6个高清摄像头。为了让村民掌握规范科学的种植技术,盛善元与村干部积极联系农业方面的专家,多次来姜窑村为大棚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入棚进行现场指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理,大棚种植也需要相应的电力支持。盛善元又跑到电力部门,积极为高温大棚架设高压线。为节省村集体与大棚种植户输电线杆的成本,盛善元就号召大家把村内废弃的电线杆旧物利用。麦收后,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盛善元与村民们不顾酷暑,一起拔线杆,运线杆,安线杆,转移位置不当的主线杆。汗水湿透了衣服,口干熬坏了喉咙,可看到高压输电线顺利安装完毕,盛善元的心里像喝了蜜一般甘甜。
        姜窑村离县城不远,开车30分钟,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村民,服务于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盛善元中午也不回城,吃住在姜窑村,中午累了就拿出吊床在树林中躺一会儿。2017年5月,村民的15个高标准高温大棚,顺利收回了成本,村集体的4个高温大棚纯收入已达4.8万元。高标准大棚投资收益如此高效快捷,原有的一些大棚种植户纷纷要求进行改建。为此,盛善元又与村干部合力为村民新建了8个高标准高温大棚。
        要想富,先修路。高标准的高温大棚建好了,可连接大棚与村里的生产路却依旧是土路。大棚种植户为了运输成熟的西红柿,常常用拖拉机拉着小板车不停地穿梭于该道路。此处地块属于红土地,粘性强,渗水性差。特别是雪天,道路泥泞不堪,被拖拉机碾压过的车辙有半米深,车与人常常是溅得到处都是泥水,极其狼狈。鉴于此,盛善元和村干部协商,从外地运来煤矸石铺到路面上。2018年,盛善元主动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来部分资金,为该村修建了几百米的水泥路,这样不仅方便大棚种植户运输农产品,也有利于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了。
        到2019年11月,村里已新建、改建高标准高温大棚70多个,每个大棚每年纯收入10万元,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村集体的收入也增加了。全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真正享受了党与政府的脱贫攻坚红利,感受到了党与政府的无限温暖。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依靠大棚种植,村集体收入太单一。为此,2016年,盛善元为姜窑村争取到了市发改委第一批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这本是利村为民的好事,可选址遇到了一些麻烦。盛善元与村干部选来选去,最后找到一块合适的村边地块,正好是建设用地。但它是10多户村民的菜地,村干部想采用租赁的形式征过来,可有一户贱贵不租。无奈,盛善元与村干部多次到这一户家里做思想工作。还多次组织10多户村民开会,阐明利害关系,举手表决等。最后这户村民终于同意修建了,可当施工时,这一户村民又反悔了,盛善元只好再到这户家里不停地进行思想教育,强调这次光伏发电项目成功的重大意义。盛善元磨破了嘴皮,讲尽了利害,这一户才最终同意让村集体租赁。这一光伏发电项目共投资4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6万元。截止到2017年底,大棚种植和光伏发电两项,村集体收益就超过了10万元,使姜窑村率先在垛石镇成功脱贫。
        不仅如此,盛善元还主动联系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从多方面对姜窑村进行帮扶。姜窑村原办公室内,只有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盛善元协调县残联为本村购置了办公桌、办公椅、空调、电视、电脑、打印机、功放机等等。还配备了棋牌室、康复训练室,为老人们兴建了幸福院,让70多岁的老人们免费用餐。盛善元主动争取残联领导支持,每年提供帮扶资金3万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派驻姜窑村的第一书记,盛善元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关注村里的大事小情,关爱全村的每位村民。作为县残联的一员,他走到哪把残联政策宣传到哪,及时为每位村民服务到家。村里贫困户姜庆祥一家3口人,生活相当困难。姜庆祥,1945年出生,年老体弱。妻子林寿花,1951年出生,因车祸导致双下肢不能行动,生活不能自理,是二级残疾。儿子英年早逝,儿媳改嫁,留下孙女姜新悦。当时,姜新悦在县城某中学上高一。该家有5间住房,但都是危房,墙后顶着几根大柱子,后墙的裂缝能伸进五指,风天能进沙,雨天能进水,雪天能进雪。盛善元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心情极为沉重,经常到该户进行慰问看望,为林寿花协调来双拐、轮椅、护理床,还为其办理了生活补贴与护理补贴。有一天,突发狂风暴雨,当时盛善元正在县城,他抓紧开车去姜庆祥家查看,见房屋漏雨严重,他就劝姜庆祥申请上级资助,进行危房改造。可姜庆祥怕花钱,不同意。为此,盛善元隔三差五就去姜庆祥家做工作。盛善元反复向姜庆祥讲清国家救助政策,劝说他进行危房改造,可姜庆祥还是不同意。无奈,盛善元把姜庆祥的女儿、女婿都叫到一起,陈述利害关系,指出孙女长大成人了,居住不方便等。盛善元并和他们一起算经济账,指出在国家救助之外,自家花费很少,无需担心太大的费用。盛善元还帮姜庆祥设计房屋布局,等等。就这样,在盛善元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姜庆祥同意改造危房。盛善元联系上级主管部门,为姜庆祥申请了3万元的危房改造费用,姜庆祥最终把原来的房屋进行了重新修建。
        盛善元还关心姜新悦的学费,积极联系济阳教育体育局,为姜新悦申请到了助学金,直至姜新悦大学毕业。姜新悦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不负国家的救助,刻苦学习,2019年8月考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22年6月专科毕业后,又继续苦学,同年9月考入山东协和学院本科就读,至今。
        为民服务情无边,心系群众寒与暖。在姜窑村的三年中,盛善元为无数家庭送去了温暖,特别是那些贫困户或残疾户。每年,盛善元联系原单位,为该村困难家庭免费发放食用油、米、面、月饼、棉被、夏凉被等生活物资,价值近3万元,真正履行了一名党员与第一书记为民服务的职责与使命。
        2019年11月,盛善元圆满完成了姜窑村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离开那天,姜窑村全体村民敲锣打鼓为盛善元送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有的村民当场流下了热泪,有的村民紧紧拉着盛善元的手,不肯松开。晚上,盛善元回到家后,姜庆祥打来电话,说当时有事没能去送行,特意向盛善元致歉。电话中,70多岁的老人哽咽得泣不成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盛善元作为一名派驻姜窑村的第一书记,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带着一颗朴实为民的真心,扎根农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姜窑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温暖着群众的心,践行着一等功臣的初心与情怀。  (待 续)
               作者单位:澄波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