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82 更新时间:2024-10-11

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近年来,济阳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赋能全要素服务文章,努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科技生态环境服务等科技赋能集聚效应,助推全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驶入快车道。
立足产业发展
以高能级平台载体引育高层次人才
         立足“科技强区、产业兴区”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做好新兴产业与平台布局。以智能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着力构建“1+4+N”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1”是指“一城”,即特医食品城。“4”是指“四个产业园区”。即:达沃智慧产业园、联合智力创业产业园、少海汇科技产业园、济北生命科技产业园。“N”是指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专家院士工作站等众多创新平台载体。
         聚力打造高能级平台。今年上半年,泉麦啤酒、深蓝动保、祥辰科技成功备案市级“重点实验室”。蓝贝易书、好为尔成功备案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华泰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省级以上高能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企一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50个。引进各领域省市级“专家、院士工作站”26个。完成区级研发中心备案62个,预计今年达到75个以上。
         加快引育高层次人才。依托高能级研发平台载体引育高层次人才。上半年,共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9人。组织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参加“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大赛,推荐申报创业企业3人,创业团队3人。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科技人才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泉城(海右)系列人才16人,海外工程师4人。9月份,我区山东汉方制药和山东北城环境两位技术人才分别被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选聘为产业教授,入选全市100名产业教授(导师)人选。
深度对接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 
         以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依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积极与科技型企业、科技产业园区、驻济高校、科研院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争取资金支持。近两年,成功立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7个,争取支持资金1233万元。今年8月份,共申报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2项。4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通过省级获批。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协调、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纽带。9月份,深蓝动保申报的“一种复合钙制剂及生产工艺”、“一种奶牛补钙用钙棒原料细化设备”两项技术创新成果顺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并颁发国家专利证书。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服务。今年1-8月份,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3.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8%。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截止8月底,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37.3亿元,同比增长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67.7亿元,增长18。0%,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9.3%,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高位凸显,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全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驶入快车道。
科技生态赋能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以科技生态赋能为企业发展筑牢坚强的后盾。紧贴济阳“智能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需求,持续完善科技服务、政策支持、金融扶持三大体系,全力加强科研成果项目扶持力度。
         促进科研项目对接服务。连续两年举办全区科创汇(第二届)暨金融(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来自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不同领域的 20多项科研成果项目,以路演的方式与我区 60 余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推动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高价值技术成果转化。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环境。将强化科创主体培育、搭建高能级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等支持计划纳入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闻绍人才”计划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济阳发〔2023〕6号),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生”品牌。健全完善“企业有需求,部门来报到”工作联动机制、街镇协作指导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从政策、服务、金融等方面着手,进一步破解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近两年,区科技局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金融赋能服务,支持欧锐激光、矗峰重工等20余家企业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47笔,贷款金额2.36亿元,获得利息补贴73.76万元。汉方制药办理高价值发明专利质押贷款,获得贷款贴息90.35万元。今年上半年,正维勘测、大鲁阁、美诺邦马、美事达牧业、柏源制药等8家企业申请高价值发明专利质押贷款,预估贷款贴息总额可达70余万元。科技金融赋能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张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