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济南市济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关于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知》,中共济南市济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榜上有名。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依法治区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探索构建“三点四线网格化”普法体系,全区依法治理水平和法治氛围显著提升,相关工作经验被《法治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刊发。
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普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每年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制定济阳区“八五”普法规划、年度委员会工作要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等,统筹推进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区委依法治区办当好参谋助手,制定年度普法清单、“八五”普法工作推进方案等,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自上而下、纵深发展。 完善学法用法机制。坚持以推进重点人群学法为着力点,紧抓“关键少数”,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化、常态化;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律师宣讲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600余场次;紧抓青少年普法,开展“送法进校园”“法庭开放日”等活动8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累计19万余人次。 健全法治监督机制。坚持以法治督察压实法治建设责任,探索与纪委监委联动协同,督促和指导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制度,实现7个镇(街道)、70个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
守正创新、多元融合,普法实践路径灵活立体
深化法治宣传。创新“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坚持专题普法、重要节点普法和常态化普法相结合,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宪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防范非法集资等普法活动4200余场次,发放资料36万余份,惠及群众45万余人次。加强阵地建设。探索“四个一”法治文化阵地新模式,打造名仕城、银山社区等法治文化社区,实现全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多次升级济阳韶润宪法主题公园,将其打造成涵盖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黄河安澜、廉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基地,获评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济南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称号。 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新媒体普法路径,拍摄普法小视频《谨防非法集资骗钱》《意外之财不要碰》等普法小视频,通过“泉晓法”“新济阳”等平台广泛传播;推进法治文艺创作与传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汇演和“普法脱口秀”征集活动,发掘《这条“旺财”有点“皮”啊》《扫黑除恶保平安》等优秀法治文艺作品,使普法活动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深化服务、协同联动,基层普法网络持续织密
坚持以“党的领导、现代治理、法治为民”为核心,积极整合基层法治力量,探索以“主题党日+普法小课堂”为重点的“党建引领+普法”、以以案释法为重点的“人民调解+普法”、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依托的“法律服务+普法”,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为示范的“基层治理+普法”,全力织密普法强基网络。21年以来,全区共培养法治带头人595人、法律明白人1769名,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9600余件,提供法律意见1700余件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7400余场次,切实把优质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今后,区委依法治区办将以此荣誉为契机,持续健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机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走深走实,为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贡献法治力量。 (张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