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24-11-13

怎样理解老子的“小国寡民”

◎齐永山

      公元前208年某日,秦朝丞相李斯即将临刑。李斯早年做楚国上蔡守粮小吏时,看到库房里的老鼠曾发出过“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慨叹,后弃职入秦从荀子学帝王术而助秦一统天下,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功绩甚著,然最后却难逃权利倾轧之祸。《史记》载: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随着刽子手一刀落下,一个时代的铸造者便消失出了历史舞台。
        李斯早年说的那话意思是: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因为他曾看到吏舍中厕所里的老鼠,偷吃的是秽物,还经常受到人或狗猫的惊扰;而官仓的老鼠,吃成堆米粟,住宽大房舍,且无任何干涉。他慨叹之余也陡然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样走。然而,在他临死前却又给儿子描绘了一幅相反画面:年轻的父亲携着幼子,牵着大黄狗,出了上蔡城东门;父子俩导引着自家大黄狗,合力追逐起田间狡兔。
        刑场上的李斯似是忘记了他的老鼠哲学,却拿往昔闲逸生活与儿泣别。不独李斯,历史上诸多有成就的士大夫也常时有这种贴近自然状态的原生态生活观念。早生李斯三百多年的老子,早就看到人的欲望在膨胀时候,就应予以遏制,因而提倡“致虚守静”,让人抽身得空时,精神可以有所依归,以应对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道德经》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状态便可理解为“虚静”之道所幻化成的一处精神家园:守定常道,万物虽纷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便可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全章经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四字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据说夏朝时期万国林立,商代时也有国八千,而周初分封王族、贵族与功臣,加上周边方国等也有国逾千,共奉周王室为宗主国,到处呈现出一派名副其实的“小国寡民”状态。到了老子时代,因为战争兼并等原因,时有国不足百,出现了一些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诸侯强国,衰微的王室已无力维系大一统局面。老子原是周王室守藏史,对传国典籍莫不熟悉,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人间疾苦。国大事繁,民多祸伏。消弭战争,回归“小国寡民”的自然淳朴状态,应是他思考治世方略欲求长治久安时的一个不由自主地选择。
        让人民饮食甘甜、服装美好、居所安适、乐于纯朴的风俗、治理达到极致……老子的“大道”思想,在整部《道德经》中一以贯之。对他的理想国后人认知各有不同,其中有褒也有贬,然似乎是非议的多肯定其正面价值的少。该怎样来理解老子的“小国寡民”呢?最好还是用老子自己的思想来解说他自己的设想: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句,是说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生命而不随便向远方迁徙。《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说:“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反对用于保障基本生活之外的奇巧之物,以防人胸中生长机心而扰民安宁。第七十二章说:“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意即执政者不要逼迫人民使其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其无法谋生。老子反对苛政,希望民众在居所、谋生都有保障的生活环境下而安土重迁。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句,是说虽有车船,却没有必要乘坐它们;虽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必要使用它们。《道德经》第三十章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反对战争。古今战争,对生命、对经济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现代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老子希望用于战争的设施装备都是一种摆设,人们可以在和平的环境里安乐生活。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句,是说让人们重新使用结绳的方法去记事。《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在老子的词汇里,“愚”代表的是一种淳朴德行,老子反对以智治国而提倡质朴敦厚,希望人能返归本原,不治而能得太平清静。这也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理想,生活要简单化,用最少的信息解决最多的社会问题。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是说要使百姓食物甘美,衣服漂亮,居住安适,风俗称心。《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里的食、服、居与俗,未必真那么好,但以知足为满足,那就是最好。在稳定的生活里一切皆能适意,在感觉无限满足中反透出一种无欲无求的朴实心态。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句,是说邻国互相看得见,鸡犬之声互相听得见,而人们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始终认为清静无为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过多的交往应酬很容易使人身心疲惫,他主张清静自守,希望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关系,个人可以享到更多的的独立空间。
        老子一生悟道、传道,他所建造的家园,首先应该是一个大道通行的所在。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与这一思想互为表里。老子的理想国也正是他的哲学理论的具体化。这里没有智巧、没有伪诈、没有战争、没有苛政,淳朴自然而简单快乐;这里无竟无争、无为自化,一切都顺乎自然而行,一切都超越了亲疏、利害、贵贱的区别,真正实现了《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中老子所推崇的“玄同境界”。
        《道德经》由自然之道进入伦理之道,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单看字面意思,很容易让人想到复古与倒退,其实这是老子从自然秩序中找到了一条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之道,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设计。他建立了一个小国寡民的家园,他的“道”尽在其中。
        我们乐享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但现在社会追求高速发展,让人又不得不付出环境的代价、趣味的代价,个人为了积累更多财富和在竞争中争取更多权益也又不断产生出新的焦虑……一位日本学者说:“《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文明进步过程中,人的本性需要一个安逸的精神家园。
        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更多地作用于人的心灵与精神,具有时空的超越性,使中国文化达到了与整个人类对话的高度。老子为人类所建的精神家园,里面没有圣人,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都能够体任自然,能够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能够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的束缚。与岁月相比,人生永远是短暂的。在这样一个家园里,平复下心境,再捧读《道德经》,是否更容易分清繁杂世界中的虚妄与真实?细心体悟老子之道,不必寄托神明,人的精神生命便可做到自给自足。人生有限的时间能在真实中度过,也是一种安慰。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