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济阳街道荷畔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1169”美好社区治理体系为指引,建立并完善“五治融合”工作机制,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引导居民在工作、生活中主动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建共治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在基层治理中走深走实。
坚持正确方向 铸牢红色政治高地
通过优化网格设置,加强党员与网格、居民联系,实现人员在网格、楼栋中报到,工作在网格、楼栋中落实,让城市社区治理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党建+网格”拓展为“党建+楼栋”,以社区党员、“双报到”党员、驻区单位党员为关键点,组织热心居民、先进模范、最美家庭等群体,凝聚楼栋红色力量带动居民携手并进,推动小区“红细胞”直达“家门口”,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提升党建引领力。
发挥党员先锋力量,深度参与人居环境、文明创建、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居民要服务”变成“党员送服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0余场,惠及居民1000余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以党建为核心,发挥“头雁”效应,号召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充分调动“双报到”党员、驻区单位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结合党员专业特长举办上党课、义诊、心理咨询、公益课堂、文艺表演、法律咨询等活动20场,参与居民超过800人次,共同画好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的共治“同心圆”。
坚持需求导向 践行居民自治理念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荷畔社区通过优化网格设置,建立“社区—网格—楼栋—楼道”网格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党委与居民联系,了解居民真实需求,解决居民实际困难,以红色力量引领网格治理。
引导居民有序参与。聚焦居民自主性、自律性、自发性,积极构建党委领导、组织协调、多方参与的居民自治工作格局,联络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居民代表,与居民建立关系纽带,用场地换资源,用服务换真心,激发居民公共精神与参与意识,使社区与居民实现有效互动,促进共建共治。
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居民议事管理制度,形成《荷畔社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全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社区工作,建立社区党委、居民、物业沟通机制,解决居民与物业的矛盾误会24次,敦促物业落实工作内容12项,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加强居民沟通交流。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党员、热心居民为主体,成立美好生活设计委员会,帮助社区完善11处场地建设,增设16个服务项目;鼓励党员率先垂范,带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志愿活动38场,爱心讲座12场,公益培训3场;丰富居民问题反映形式,持续改进网格工作方式,落实社情民意反馈处理机制,让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更加畅通,有机联结4个小区居民为社区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赋能。
坚持推广宣传 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基层法治建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荷畔社区立足社区实际,组建法治志愿服务团队,搭建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延伸法律宣传基层触角,推动社区法治建设。
源头治理,建立一站式矛盾调解机制,发动懂法律、群众基础好、善于做调解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调解工作,吸纳律师等法律从业者加入矛盾调解队伍,将“12345”热线处理专人负责制改为团队负责制,加大网格员入户走访与线上巡逻力度,做好社区“不稳定人员”排查统计,织密社区信息网,发现风险隐患13处,成功调解邻里矛盾、物业居民矛盾36次,提升社区矛盾调处水平与“三源治理”水平。
体系建设,构建“互联网+”法治建设体系,在辖区选取合适点位,放置17个“AI天眼”和509个高清摄像头,通过视频算法与荷畔社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现“AI移动网格员”实时“巡查”辖区大街小巷,实现网格治理全时、全域、全面覆盖。建立“码上办”反馈平台,鼓励居民“随手拍”举报不法现象或不文明行为,推动数字化社区法治体系建设。
阵地打造,设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积极联络共建单位成立法律志愿服务队伍,邀请专业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形成“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三方合力,共同开展法律志愿服务,以睦邻市集、社区邻里节、邻里学院为阵地开展志愿活动,成功举办法律讲座4场、法律咨询会5场、法律宣传活动8场,解答居民法律困惑,提高辖区法治水平。开放“法治图书角”,结合“八五”普法、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邀请共建单位参与“送法上门”“法治先锋”等特色活动,夯实社区法治建设基础。
坚持正向引导 涵养社区德治风气
以活动聚人气,以项目促提升,号召居民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陌生人”到“熟人”的角色转变,实现党建与德治深度融合。
打造文化社区。围绕济阳区“8个有”文化社区建设实践标准,紧扣“和”主题,建立并完善“1+3+5+N”文化社区建设体系,不断探索文化社区服务项目,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6支,发展志愿者200余人,开展居民文化活动40余场,擦亮“荷你在一起”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共建共享 家人治家”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体,全力推进“美好荷(和)畔”文化社区建设走深走实。
营造和谐氛围。发挥榜样力量,积极开展文明楼道、社区好人、“党员示范户”评比等示范引领活动,褒奖社区居民的善行义举,培育良好社区风气;举办社区邻里节、邻里家宴、社区消夏晚会等,拉近邻里关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依托风清气正、和谐友好的邻里氛围,自社区成立以来,辖区无矛盾纠纷、集体上访、非法聚集等案件外溢上扬,无严重刑事案件,无“12345”集中投诉情况,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厚植邻里文化。通过发布“社区合伙人”招募令,打造“一米工坊”,让“小修小补”、“水电维修”等重返居民身边,依托社区公益基金,设立了“彩荷织造”项目,鼓励“老漂族”、“全职妈妈”等群体加入,社区还设立老年大学与青年夜校教学点,在邻里学院开设了公益课程,开办暑期“暖心课堂”,举办春风雅集夜市与中医文化夜市,开展睦邻市集、啤酒节、非遗表演、汉服节等活动,真正实现让居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坚持智能应用 提升数字智治水平
围绕“智治”管理,荷畔社区做好“三项强化”,突出“三个强调”,建立并完善荷畔智慧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数字赋能基层网格治理,以打造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为契机推进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
强化智慧服务,强调居民体验。智慧社区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以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解决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疏通堵点、消除痛点,增加旧物回收设备4台,引入24小时诊所1台,并加装电动车电梯智能识别装置、集中充电点火灾预警装置等,提升居民智慧服务体验。
强化智治管理,强调居民安全。智慧赋能基层治理,硬件是基础,关键在机制,从实际出发,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发展40余名居民深度参与智治建设工作,建立高水平、高适配、高效能的智慧网格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治理效果。
强化智能应用,强调居民参与。通过广泛宣传与积极引导,让居民参与到智能设施应用与管理中来,提高设施应用效率与使用频率,根据使用效果进行反馈、改善,加快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