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变
◎马德水
我的家乡坐落在黄河下游山东济阳,因历史上黄河水几次泛滥决口,大片大片的土地逐渐形成沼泽地和沙丘。
冬季,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土质疏松,寒风凛冽,飞沙盖地。农家人闲时关门闭户,躲在屋里围坐取暖。春天,由于北方天旱少雨,春风增多,经常是沙尘飞扬,天昏地暗,犹如“千里黄云白日曛”之势,把春天给搅乱了。从艳阳高照到狂风大作,从春风绵绵到黄沙漫天,把路人吹得东倒西歪站不稳脚跟。飞沙在大风的裹挟下弥漫了土地,淹埋了春苗,吹倒了树木,刮没了家乡人春天的希望。夏天,烈日把沙土晒得滚烫,人们不敢赤脚走路或下地劳作,热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瞬间沦为风尘男女。还有那满天遍野的飞叶、乱絮像飘零的碎纸片飘来飘去,借助风力在天地间回荡,似乎狂风撕裂了天空,惨白的太阳在风沙的摇晃中锁紧了光芒。秋天,狂风夹着黄沙,遮天蔽日,沙尘覆盖了田地,屋顶、街道、小巷,风沙把家乡人的信念都吹走了,人们祖祖辈辈挣扎在风沙中,遭受着风沙的侵袭。
无情的风沙给生活在这里的家乡人带来了连年不断的灾难,生产条件原始落后,生活水平极度贫困。全村270多户人家靠天吃饭,家家户户青黄不接,又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生活贫困如洗。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飞沙堆围墙,尘暴肆虐中。乌啼哭终肠,野嚎鸣哀声。民吟伤心曲,生存犹如梦。”我从小生长在这里,住着破烂不堪的土坯屋,连屋顶都是泥土的,风沙天,沙尘弥漫着路人的眼睛,鼻子堵塞,嘴里牙碜,人们迷失于浊重的沙尘中。风沙拍打着窗,从缝隙间侵入,镜面挂落飞沙,水缸飘浮泥尘,被褥布满黄土。
一到雨季,连绵不断的雨水像来凑热闹似的,屋里各处放着锅碗瓢盆,“叮当叮当”,稀里哗啦的泥水顺着墙往下流,一道道泥巴痕迹布满了墙面,时间一长,墙皮渐渐脱落,屋墙好像有随时倒塌的危险。一家人像躲避战乱一样,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如果遇上连阴天,那可就倒霉了,家里的柴火被雨淋湿了,一天一顿饭,或者干脆不开火。那年月,各家各户都差不多一样,雨天吃不上热饭是经常的事了。我记得有一次,连续三四天没有生火做饭了,每天饿了生吃地瓜干、渴了喝凉水,肚子里“咕噜咕噜”作响,痛得我和弟弟直哭。门外的雨还一个劲地下,没办法了,妈妈只好掀起土炕上的被褥,把铺草弄出一些,生火做饭,总算吃一口热乎饭暖暖肚子。说实话,那时我年龄还小,朦朦胧胧的记忆却深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上小学时,遇上雨雪天,巷子里,街道上,到处坑坑洼洼,一脚踩下去,整个脚都可能陷入泥水里,甚至连鞋子都拔不出,只能脱掉鞋子赤脚到学校。教室是一个没有院墙只有几间破房子的地方,房顶上因年久失修有好几处露出了苇箔,窗户上没有任何遮挡物。每到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我们,同学们个个汗流浃背,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冬天,寒冷的北风夹着雪花翻卷着刮到教室里,同学们的小脸蛋被冻得像红苹果,老师想说的话也被寒风哽塞回肚子里,整个教室冷得像冰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不耽误读书学习,我每天一个人背着书包按时到校,有时也会结伙搭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洒霜飞雪,风雨无阻地来往于陋舍与学校之间的小道上长达七年之久。我发誓等长大成人后一定走出这个穷地方,去寻求好的生活,不再吃苦受穷。在后来上初中读高中的几年里,每天往返二十余里土路,早上迎着旭日东升,下午送太阳西下,数年坚持雷打不动,苦苦求索,两条腿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那时,最不方便的就是出门没有交通工具,不论路程有多远,全靠两条腿走路,全校400多名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也不过两三人。同学们看着骑自行车的同学,也只是望而叹之,是可望不可求的事。家乡人下坡耕种,赶集上店,走亲访友,都是步行。一般家庭也没有大牲畜和车辆,连庄稼运输也是肩挑背扛。我从七八岁就背庄稼,开始背一两个、两三个,发展到用肩挑十几个,累得汗水满身,用手抹一把继续干,差不多的同龄人都在这种生活氛围中度过。
一次偶然机会,公社大领导骑着自行车到我家找爸爸妈妈谈工作,我便抓住非常难得的机会偷着推出自行车到生产队打麦场学骑车,打麦场有半个足球场大,我没有费大力气,就能侧身骑着自行车在打麦场里转圈圈。后来,爸爸从县城旧货市场花30多块钱买回一辆二手自行车,算是改变了我们家的交通条件,方便了出行。随着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自行车也在不断普及,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出行负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轻骑摩托车开始进入家乡做生意的人家,一加油门“突突突”,跑得既快又省力,家乡人也慢慢购进了轻骑摩托车,人们进城上班,下地干活,投亲访友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轻骑摩托车的迅猛发展,很快替代了自行车,人们感觉到生活压力减轻了,出行更方便了。随着电动二轮、三轮车的出现,一下占据了整个农村市场,家乡人家家户户购进了不同规格的电动车,既方便又经济实惠,人们开着电动三轮车拉化肥,运粮食,送孩子到镇上去上学等,大大加快了农家人生产生活的频率,提高了生产生活的质量,成为农家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好帮手。特别是老年代步车的出现,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福音。过去,老年人想出行要麻烦儿女,或者请求别人帮忙,自从有了电动车,老年人像换了个人一样,精神更加愉悦,出行更加便捷,社会更加人性化了,让老年人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昔日家乡村南那片沼泽地,几墩稀稀拉拉的红藤棵,几株枯黄的小灌木,几根瘦弱的树干,枝上零零散散几片比硬币还小的树叶,它们周围则是一堆堆无用的柴草垛、杂物和垃圾,绿头苍蝇肆无忌惮地在腐烂的食物上“嗡嗡”乱叫,凄凄泣泣叫人恶心。
如今家乡变美了。美在环境生态,田地肥沃,河水清澈见底。平静的水面,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天、白云、彩虹、绿树,层层鳞浪随风而起,心在追逐中嬉戏,微微习习,波纹道道,如一面迎风飘舞的旗帜,更像一块亮丽无瑕的翡翠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侧耳倾听那淙淙流水声,就像琴师拨动了美妙的琴弦伴着我的心跳,仿佛见到了湖水平静而又跃动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凡到过这里的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对这里的奇景异水发出赞叹。那些高科技蔬菜生态园,千亩小麦高产稳产田,被大片大片的云彩遮住,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号召植树造林,治沙改碱,百亩人造森林,生长繁茂,树木参天,林中野生动物、植物种类多多,鸟语花香。春来鲜花烂漫,夏至生机盎然,秋天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过去泥泞的小道现如今已换成宽阔的水泥马路,马路两旁还种上了郁郁葱葱的国槐,它们摇着茂盛的树叶沙沙欢唱。每当夜幕降临时,马路两旁的路灯发出明快的灯光,毫不疲倦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过往的行人照亮,使人们不再迷路,不再恐慌。过去荒沙洼地上盖起一座座高楼,这绿树成荫的文化活动广场,这豪华壮观又不张扬的老年人娱乐中心,这细腻而温存的绿地,家乡人也尝到了社会发展变化的甜头。
家乡的变化,美在人文风情。这里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厚古朴。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生机勃勃,迅猛发展带动了家乡人的崇文重教之风。时代发展到今天,众多部门大力支持,热心人士慷慨解囊鼎力相助,莘莘学子在灯火下苦读,不少家庭仍节衣缩食将孩子送到了城里的学校读书求学,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家乡变得更加亮丽了,使人顿感神清气爽。如今农业生产种植品种齐全,不再单一。以前仅仅是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的种植习惯得以改变,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长势喜人。“学科学,用科学,走科学种植发展之路”几个醒目的大字使我终于明白,这里可是家乡人的聚宝盆。使一些按季节生长的蔬菜瓜果也可以反季节生长,因此这里一年四季蔬菜瓜果飘香。看,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黄金色的香瓜,碧绿色的芸豆,青泠泠的芹菜等映着朝阳透出油润的光华,十分招人赞口不绝。这时,菜园的主人,随手摘了一只嫩黄瓜递给我说:“尝尝吧,这是无公害黄瓜,您城里人是吃不着的。”我忍不住咬了一口,青脆甘甜,瓜汁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吃在嘴里美味十足。菜农小兄弟看我有些尴尬的样子,轻轻笑了笑,好像在说:“如今我们乡下人身份也变了,我们已是科技生态园的产业工人”。我从他忙碌的身影看出,他虽然辛苦,但他的心里甜滋滋的。
家乡是变了。就连吃喝拉撒,油盐酱醋的事,也有了新的提升。过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讲究吃饱吃好,吃得舒心,吃出健康。取而以待的煤气、天然气、电饭煲、微波炉等干净、卫生、便捷的厨房用具,更具现代化。家乡人舍弃了土灶屋,享受着更温馨的生活。
如今,家乡人的着装变化也很大。以前的衣服、裤子,大都是自家纺织的老粗布,一般是黑色的、蓝色的,或者是印花的,颜色特别深沉单调。可当下呢?衣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款式新颖多样,例如休闲服、运动服、西服……既时尚又漂亮。让人有一种舒适、大方的感觉,特别顺眼。
家乡确实变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轿车已经开进了百姓家。青年人上班出行,开着汽车兜风,旅游访古,送孩子升学等,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冬暖夏凉,既能载人还能捎带物品,多神气啊!过去的梦幻如今变成了现实,农家人不但能开着自家的小轿车行驶在家乡的公路上,还能和城里的人一样驾驶着小轿车在繁华的大街上穿梭,享受着红灯停、绿灯行约束的欣慰。
家乡的变化,家乡人的变化,真正从思想观念上有了较高的改变,真正从陈旧封闭的传统束缚中走了出来,真正接受到新时代社会变革大潮的洗礼,受到了新意识的启发、新理念的熏陶。使人们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舒心,更加敞快。
家乡奇迹般的变化,让家乡人沐浴着时代春风,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托起希望的明天。是啊!我的家乡迅猛地在改变,变美了,变富裕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