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暖人心 守护最美夕阳红
老有所养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总书记挂念的“国之大事”。近年来,济阳区民政局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不断完善社区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老有所依
幸福院助餐服务暖胃贴心
“以前,自己常为买菜、做饭犯难,现在幸福院有了配餐服务,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饭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在垛石街道柳家村幸福院,不到11点屋里就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老人们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跟熟识的老伙计聚在一桌,边吃边唠家常。
民以食为天,一碗热饭、一份热菜,是关系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实事。随着农村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需要和热切期盼。济阳区民政局聚焦民生需求,积极探索农村助餐服务建设,通过“慈善+养老”模式,打造了11处农村幸福院长者助餐示范点,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就餐难题。
老有所为
邻里互助温暖农村独居老人
不离乡宅,不离乡邻,在家就能养老,是不少农村老年人的期盼。然而,相较城市,农村低保、优抚、特困、残疾、高龄独居等留守老人较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因此农村养老一直是民生保障中的薄弱一环。
区民政局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依托农村地缘、血缘、亲缘优势,探索开展生活互助、生产互帮、精神慰藉等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在互助养老中有更多作为。
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内低龄健康老人积极参与为老志愿服务,定期对村内独居老年人进行探访帮扶,给老人以精神慰藉,让老人独居不孤独”。
老有所乐
社区养老打造家门口舒心服务
“这儿离家近,就在小区内部,几分钟就能到,就餐、文娱休闲、健康监测等服务一应俱全。遇有急事,打个电话,工作人员三五分钟便可上门。”济阳区76岁的李翠兰(化名)老人在阳光福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养老的便利。在济阳区,像这种小区内部的养老服务中心已经覆盖了很多个社区。老人可以在这里跳舞、练习太极和各种运动。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让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为有效补充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缺位,满足老人离家不离社区的原居安养愿望,近年来,济阳区民政局统筹推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群众打造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场所。目前,全区共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处,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助餐助浴等贴心关怀,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老有所安
适老化改造托起稳稳的幸福
“以往站着淋浴时,我总担心滑倒,每次洗澡都胆战心惊。用马桶时,腿上也常常提不起劲,就连起个身都很吃力……自从有了这些改造,我在卫生间的行动轻松多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独自居住的李奶奶已经75岁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卫生间的使用上。街道了解李奶奶的情况后,立刻为她申请了适老化改造,通过布置防滑垫、配备防滑拖鞋、淋浴间设置坐凳等举措,大大降低了老人滑倒的风险,让李奶奶能够舒适地洗澡和如厕。
从2021年开始,济阳区民政局就把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抓手,根据老人情况实行“一户一策”的设计,改造内容主要包括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可供老年人家庭进行个性化选择,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改造需求。四年时间,已经为五百多户家庭做了适老化相关改造。
老有所养
强化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做好“兜底”,老人生活才能“有底”。自2023年起,济阳区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联合十余个部门发布区级基本养老服务内容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基本养老服务,不断织密普惠性养老服务保障网。同时,全力做好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截至2024年11月底,为全区60岁以上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经济补贴270.41万元,发放护理补贴1.31万元。前三季度为33692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157.33万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总书记的话既是对我们老龄事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指引我们完善养老服务建设的努力方向。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让广大老年人深切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李 强)